|
參考文獻 以下文獻依各項文獻類別,照筆畫順序排列。中文在前,英文在後。
一、報紙、公報、政府檔案、史料典藏 《人民導報》臺北。1946-1947。 《中央日報》 《中華日報》 《公論報》 《六然居典藏史料》 《正氣中華》金門。1950-1951。 《台灣民聲日報》 《台灣新生報》 《民報》臺北。1945-1947。 《臺灣地方行政》臺北:臺灣地方自治協會。1935-1943。 《臺灣青年》東京:臺灣青年雜誌社。1920-1922。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 《臺灣省政府公報》 《臺灣省參議會檔案》 《臺灣省臨時省議會檔案》 《臺灣省議會檔案》
二、史料彙編、統計資料、地方志、法規、日記、書信集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 1990 《光復臺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臺北:國民黨黨史會。 內政部編 1950 《臺灣省各縣市行政區域調整案經過概述》,臺北市:內政部。 行政院縣政計畫委員會 1946 《新縣制法規彙編》。上海市:正中書局。 安嘉芳、王俊昌、張加佳撰文,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編 2015 《曙光黎明:臺灣光復檔案專題選輯》。臺北:國家檔案局。 何鳳嬌編 2001 《臺灣省參議會資料彙編──行政區域規劃》。臺北:國史館。 林呈祿著、黃頌顯編譯 2006 《林呈祿選集》。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林秋敏、葉惠芬、蘇聖雄等編 2015 《陳誠先生日記(一)(二)(三) 》。臺北:國史館。 林獻堂著、許雪姬編註 2010 《灌園先生日記(十七)一九四五年》。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 2010 《灌園先生日記(十八)一九四六年》。 2011 《灌園先生日記(十九)一九四七年》。 2011 《灌園先生日記(二十)一九四八年》。 2012 《灌園先生日記(二十一)一九四九年》。 高雄縣參議會秘書室 1949 《台灣省高雄縣參議會第一屆第十二次定期大會特刊》。高雄:高雄縣參議會。 國史館 1996 《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一)》。臺北縣:國史館。薛月順主編。 1998 《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二)》 1999 《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三)》 2001 《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五)地方自治與選舉》。歐素瑛編註。 2001 《臺灣省參議會資料彙編──行政區域規劃》。歐素瑛編註。 2007 《陳誠先生從政史料選輯──臺灣省政府委員會會議紀錄(上)(下)》。臺北縣:國史館。 2009 《蔣經國書信集──與宋美齡往來函電(上)(下)》。臺北市:國史館。周美華編。 2009 《臺灣省參議會史料彙編:日產篇1》。臺北:國史館。歐素瑛編。 基隆市政府民政科 1950 《基隆市選舉》第一輯。基隆:基隆市政府。 陳儀深、劉阿榮編註 1987 《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際──參考資料選輯》。臺北:弘文館。 廖漢臣編 1960 《臺北市志稿卷三:政制志行政篇》。台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 1995年修訂版 《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 1946 《臺灣省民意機關之建立》。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1946 《臺灣民政第一輯》。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1946 《臺灣一年來之民政》。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1946 《臺灣省、縣、市參議會一覽》,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臺灣省參議會秘書處編 1946 《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一次大會特輯》。臺北:臺灣省參議會秘書處。 1946 《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二次大會特輯》。 1947 《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三次大會特輯》。 1947 《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四次大會特輯》。 1948 《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五次大會特輯》。 1948 《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六次大會特輯》。 1949 《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七次大會特輯》。 1949 《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八次大會特輯》。 1950 《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九次大會特輯》。 1950 《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十次大會特輯》。 1951 《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十一次大會特輯》。 1973 《臺灣省議會資料選輯》。 臺灣省地方自治研究會 1949 《臺灣省地方自治研究會專刊》。臺北市:臺灣省地方自治研究會編印。 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編輯委員會 1965 《臺灣省地方自治研究誌要》,臺中: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編輯委員會。 臺灣新生報編 1947 《臺灣年鑑》。臺北:臺灣新生報社叢書編纂委員會。 臺灣省諮議會 2001 《台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暨省議會時期史料彙編計畫──黃朝琴先生史料彙編》。臺中:臺灣省諮議會。 臺灣總督府總務局 1935-1943 《市街庄概況》。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據昭和10至18年本影印。 臺灣總督府總務局地方課 1943 《臺灣地方制度法規輯覽》。臺北:臺灣地方自治協會。 薛月順等編 1996 《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一)》。臺北:國史館。 2005 《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台灣》上、下。臺北:國史館。
三、期刊論文: 王俊昌 2012 〈見證臺灣地方自治史──從基隆街協議會到基隆市議會〉,《檔案季刊》11(2):40-55。 王靜儀 2014 〈臺灣省議會職權演變分析(1946-1998)〉,《弘光學報》74: 51。另刊於《臺灣省議會議員小傳及前傳》。臺中:臺灣省諮議會,2014。 吳沁昱 2014 〈戰後初期新竹政治的活動──以新竹市參議會為中心(1946-1950)〉,《竹塹文獻雜誌》58:144-161。 何義麟 2003 〈《民報》──台灣戰後初期最珍貴的史料〉,《台灣風物》53(3):173-184。 李巧雯 2014 〈論《臺灣省議會會史》〉,《臺灣文獻》65(1): 5-27。 松本虎太 1939 〈臺灣中部港計畫の將來とその役割〉,《台灣時報》6月:47-58。 紀俊臣 2002 〈台灣之行政區劃與地方自治〉,《理論與政策》16(2):111-135。 胡佛 1991 〈威權體制的傘狀結構〉,《二十一世紀》8:36-40。 侯坤宏 1988 〈抗戰時期田賦徵實的實施與成效〉,《國史館館刊》復(4):149-173。 姚人多 2008 〈政權轉移之治理性:戰後國民黨政權對日治時代保甲制度的承襲與轉化〉,《臺灣社會學》15:47-108。 許雪姬 2008 〈臺灣史上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前後──日記如是說「終戰」〉,《臺灣文學學報》13:151-178。 2016 〈戰後上海的臺灣人團體及楊肇嘉的角色:兼論其所涉入的「戰犯」案(1943~1947)〉,《興大歷史學報》30:81-116。 陳佳宏 2017 〈「半山」在中國〉,《臺灣學通訊》100:10-12。 陳若蘭 2015 〈臺灣初次地方選舉:日本殖民政府的制度性操作〉,《臺灣史研究》22(3):139-175。 陳翠蓮 2003 〈抵抗與屈從之外:以日治時期自治主義路線為主的探討〉,《政治科學論叢》18:141-170。 2009 〈台灣政治史研究的新趨勢—從抵抗權力到解構權力〉,《漢學研究通訊》28(4):1-9。 2016 〈臺灣戰後初期的「歷史清算」(1945-1947)〉,《臺大歷史學報》58:195-248。 陳誠口述、吳錫澤筆記 1993 〈陳誠主臺政一年的回憶〉,《傳記文學》63(5):15-22。 歐素瑛 2010 〈臺灣省參議會與職業教育之變革(1946-1951)〉,《臺灣學研究》10:45-74。 2012 〈臺灣省參議會與中華民國政府遷臺〉,《臺灣學研究》13:127-160。 2015 〈臺灣省參議會對日產糾紛之調處〉,《臺灣學研究》18:99-150。 2018 〈臺灣省參議會對糧荒問題之調劑(1946-1951)〉,《臺灣學研究》22:35-76。 鄭梓 1999 〈戰後北臺灣地方政制之變革──以「臺北州」到「臺北縣」為例〉,《臺灣史研究》6(1):93-131。 賴澤涵、黃富三、黃秀政、吳文星、許雪姬、蔡說麗, 1993 〈林忠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4,二二八事件專號之二:25-40。 薛化元 2000 〈選舉與台灣政治發展(1950-1969)──從地方自治選舉到總統直選〉,《近代中國》135:34-55。 2001 〈戰後臺灣地方自治體制的歷史變遷〉,《國史館館刊》,復(32):17-35。 Cobb, Roger, Jennie-Keith Ross and Marc Howard Ross 1976 “Agenda Building as a Comparative Political Proces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0(1): 126-138. Jacobs, J. Bruce 1990 “Taiwanese and the Chinese Nationalists, 1937-1945 : the Origins of Taiwan's Half-Mountain People (Banshan ren.)" Modern China, 16(1): 84-118. 中文版見:J. B. Jacobs撰,陳俐甫、夏榮和譯,〈臺灣人與中國國民黨1937-1945:臺灣「半山人」的起源〉,收入陳俐甫、夏榮和、林偉盛譯著,《臺灣.中國.二二八》。臺北:稻鄉出版社,1992。 Kamiko, Akio 2010 "The Start of Modern Local Government (1868–1880),"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Local Governance, Vol. 1 (2010.3):1-25. 四、專書論文: 何義麟 2004 〈自治的理想與實踐──戰後初期台灣自治運動之轉折(1945-1950)〉,收於胡健國、蔡盛琦編輯,《二十世紀台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頁225-262。臺北:國史館。 何鳳嬌 2008 〈戰後初期臺灣收購大戶餘糧問題────以《灌園先生日記》為中心的討論〉,收於許雪姬等編,《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下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林玉茹 2007 〈國家與行政空間的形構:以臺東縣行政區劃的演變為例(1624-1995)〉,《殖民地的邊區:東臺灣的政治經濟發展》,頁26-72。臺北:遠流出版社。 林果顯 2020 〈臺灣首次縣市長選舉的推動與意義:以地方自治研究會的運作為中心〉,收錄自《臺灣歷史上的選舉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144-145。臺北:國史館。 許雪姬 2015 〈戰後初期臺灣人對未來前途的看法與其具體行動〉,收於謝政諭等編,《何謂「戰後」:亞洲的「1945」年及其之後》,頁37-64。臺北:允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三井 1986 〈中國國民黨三十九年之改革與臺灣新政〉,頁86-106,收入《蔣中正先生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五)。 陳君鎧 2020 〈為最大多數謀最大幸福──從《臺灣市街庄政之實際》看王添灯的地方自治觀念〉,頁1-37。收於國史館編,《臺灣歷史上的選舉──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國史館。 陳佳宏 2017 〈二戰結束前後「半山」權力角色之分析〉,收於《三代臺灣人:百年追求的現實與理想》,頁205-243。臺北:遠足文化。 陳翠蓮 2020 〈地方選舉、省級關係與反對黨:美國政府對1950-1960臺灣政治發展的主張〉,收錄自《臺灣歷史上的選舉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71-101。臺北:國史館。
五、中文專著及譯著: 王奇生 2010 《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 - 1949 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型態》。上海:上海書店。 王泰升 2015 《臺灣法律現代化歷程──從「內地延長」到「自主繼受」》。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王靜儀等編撰 2015 《臺灣省議會議員小傳及前傳》。臺中:臺灣省諮議會。 2016 《臺灣省議會歷任議長副議長略傳》。臺中:臺灣省諮議會。 井出季和太著、郭輝編譯 1977 《日據下之臺政》。臺北:臺灣省文獻會。 台灣省議會秘書處 1996 《台灣省議會成立五十週年紀念專刊》。台中巿:台灣省議會。 任育德 2008 《向下紮根:中國國民黨與臺灣地方政治的發展(1949-1960》。臺北:稻鄉。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 1988 《李宗仁回憶錄》。臺北:李敖出版社。 李筱峰 1987 《臺灣民主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1993 《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阮毅成 1978 《地方自治與新縣治》。臺北:聯經出版社。 吳三連口述、吳豐山撰記 1991 《吳三連回憶錄》。臺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吳文星 1992 《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 吳國楨手稿、黃卓群口述、劉永昌整理, 1995 《吳國楨傳(下)》。臺北:自由時報。 吳濁流 1988 《無花果:臺灣七十年的回想》。臺北:前衛出版社。 1989 《臺灣連翹》。臺北:前衛出版社。 周明 1990 《楊肇嘉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周宗賢 1994 《台灣先賢先烈專輯──黃朝琴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松田康博著、黃偉修譯 2019 《台灣一黨獨裁體制的建立》。臺北:政大出版社。 松岡格 2018 《「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 林孝庭 2015 《台海‧冷戰‧蔣介石:解密檔案中消失的台灣史1948-1988》。臺北:聯經出版社。 2021 《蔣經國的台灣時代──中華民國與冷戰下的台灣》。臺北:遠足文化。 林孝庭著、黃中憲譯 2017 《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臺北:遠足文化。原版為:Lin, Hsiao-ting, Accidental State: Chiang Kai-Shek,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aking of Taiwan, U.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林忠勝、吳君瑩 2007 《高玉樹回憶錄》。臺北:前衛出版社。 林栭顯 2000 《臺灣省議會組織沿革及省諮議會之成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若林正丈著,許佩賢、洪金珠譯 2009 《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市:新自然主義,第三版。 若林正丈著,洪郁如等譯 2014 《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 徐暄景 2014 《臺灣省議會黨外精英與民主政治發展:李萬居問政》。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孫代堯 2003 《臺灣威權體制及其轉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quhar)等編、俞金堯等譯 1992 《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國革命內部的革命(1966-1982)》卷1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明通 1995 《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臺北:月旦出版社。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譯 2006 《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出版社。 陳翠蓮 2020 《自治之夢:日治時期到二二八的臺灣民主運動》。臺北:春山出版。 2017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臺北:衛城出版/ 遠足文化。 2008 《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一九二0──一九五0》。臺北:遠流出版。 1995 《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臺北:時報出版。 侯暢 1965 《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台中:台灣省地方自治誌要編輯委員會。 張炎憲、高淑媛 1996 《混亂年代的臺北縣參議會1946-1950》。臺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莊永明 1993 《韓石泉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 1994 《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或見:2002年修訂一版。 黃朝琴 1981 《我的回憶》。臺北:黃陳印蓮自印。或見:《我的回憶》。台北:龍文出版社,1989。 彭懷恩 2003 《臺灣政治發展》。臺北市:風雲論壇出版公司。或見新版:《台灣政治發展歷程》。臺北:風雲論壇出版公司,2013。 楊肇嘉 1988 《楊肇嘉回憶錄》。臺北:三民書局。 鄭牧心 1991 《台灣議會政治四十年》。臺北:華世圖書。 鄭梓 1988 《戰後台灣議會運動史──本土菁英與議會政治(1946-1951)》。臺北:華世出版社。 1994 《戰後台灣的接收與重建》。臺北:新化圖書公司。 鄭喜夫 1989 《連故資政連震東演講初稿》。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歐素瑛、陳中禹、黃翔瑜、謝嘉梁、王順節、李巧雯等 2011 《臺灣省議會會史》。臺中:臺灣省諮議會。 蔡培火著、張漢裕主編 2000 《蔡培火全集(四)政治關係-戰後》。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劉進慶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俊譯 1992 《台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人間出版社。 藍奕青 2012 《帝國之守:日治時期臺灣的郡制與地方統治》。臺北:國史館。 戴天昭著,李明峻譯 2002 《臺灣國際政治史》。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薄慶玖 1980 《近年來台灣省地方自治之發展》。臺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韓石泉 2009 《六十回憶──韓石泉醫師自傳》。臺北:望春風。 謝國興 1999 《台南幫:一個台灣本土企業集團的興起》。臺北:遠流出版。 2002 《陳逢源:亦儒亦商亦風流(1893-1982)》。臺北:允晨文化。 謝漢儒 1998 《關鍵年代的歷史見証:臺灣省參議會與我(1948-1952) 》。台北:唐山出版社。 葉榮鐘 2002 《葉榮鐘早期文集》。臺中:晨星出版社。 戴炎輝 1979 《清代臺灣的鄉治》。臺北:聯經出版社。 魏光奇 2004 《官治與自治──20世紀上半期的中國縣制》。北京:商務印書。 羅志淵 1970 《地方自治的理論體系》。臺北:商務印書館。 龔宜君 1998 《「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臺北:稻香出版社。
六、日文及英文專著: 佐伯迪 1935 《臺灣地方自治》。臺北:成文出版社,1999影印本。 原幹洲 1932 《臺灣地方自治法制自治要求運動》。臺北:成文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 菅野秀雄 1938 《新竹州沿革史》。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影印本。 塩見俊二 2001 《秘錄‧終戰前後的台灣》。臺北:文英堂出版社。 駒込武 2005 《植民地帝國日本の文化統合》。東京:岩波書店。中文版:駒込武著,吳密察、許佩賢、林詩庭等譯,《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 Almond, Gabriel A. and Powell, G. Bingham Jr. 1966 Comparative Politics: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Boston, U.S.: Little, Brown. Clough, Ralph N. 1978 Island China, Massachusetts, U.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iddens, Antony 1976 New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UK: Hutchinson, London.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U.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中文版:安東尼.紀登斯著,趙旭東、方文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臺北:左岸文化,2005。 Huntington, Samuel P. 1991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Oklahoma, U.S.: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中文版:塞繆爾.杭廷頓著,劉軍寧譯,《第三波:20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14。 Roy, Denny 2003 Taiwan: a political history. Ithaca, U.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中文版:丹尼‧羅伊著,何振盛、杜嘉芬譯,《台灣政治史》,臺北:台灣商務,2004。 Taylor, Jay 2009 The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China, Massachusetts, U.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中文版:陶涵著,林添貴譯,《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上)(下),臺北:時報出版社,2010。 McAdam, Doug 1982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七、學位論文 高小蓬 2009 《臺灣省參議會推動地方自治之研究(1946-195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淑貞 1996 《日據時期臺灣地方選舉與政治參舉──以兩次市、州會議員選舉為例(1935-1940)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玉芬 2001 《戰後初期台灣行政區域調整之研究》。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施裕勝 2006 《台灣省參議會運作功能之研究──以行政區劃政策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欣純 2002 《郭國基與戰後臺灣地方自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Nai-the Wu, 1987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