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圖書館首頁
|
網站地圖
|
首頁
|
本站說明
|
聯絡我們
|
相關資源
|
台聯大論文系統
|
操作說明
|
English
簡易查詢
進階查詢
論文瀏覽
熱門排行
我的研究室
上傳論文
建檔說明
常見問題
帳號:guest(3.144.248.17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詳目顯示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論文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作者(中文):
林銘亮
作者(外文):
Lin, Ming-Liang
論文名稱(中文):
戰爭遺緒與蜃景的迷惑: 臺灣現代小說中的復原神話及其情感結構
論文名稱(外文):
The Bewilderment of Mirage: The Myth of Restoration and the Structures of Feeling in Contemporary Taiwan Fictions
指導教授(中文):
蔡英俊
指導教授(外文):
Tsai, Ying-Chun
口試委員(中文):
陳芳明
梅家玲
范銘如
石曉楓
口試委員(外文):
Chen, Fang-Ming
Mei, Chia-Ling
Fan, Ming-Ju
Shih, Hsiao-Feng
學位類別:
博士
校院名稱:
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
中國文學系
學號:
101041809
出版年(民國):
111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3
中文關鍵詞:
復原
、
神話
、
創傷
、
情感結構
、
戰爭遺緒
、
國共內戰
外文關鍵詞:
restoration
、
myth
、
trauma
、
structures of feeling
、
war legacies
、
chinese civil war
相關次數:
推薦:0
點閱:79
評分:
下載:0
收藏:0
本論文試圖從國共內戰遺緒探討臺灣小說中呈現的復原神話與情感結構。戰爭造成了各種的傷害,帶來積極復原的渴望,召喚意義的同時,造成了不同以往的新感覺、新思維。戰爭遺緒是重述記憶時的新基點,致使復原並非完全是過去的重現,反而添加了許多現下的想像與願望的結果。因此本論文將借重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戰爭框架(frames of war)以及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情感結構(structures of feeling)的概念,勾勒國共內戰後臺灣小說對於國族復原的想像敘事。分析小說家如何建構復原神話敘事以獲取意義,產生認同的動能,同時讓支撐此神話的情感結構成為可以指認、分析的對象。
本論文藉由重探姜貴的反共敘事,解讀其中「凶的敘事」、以知識追求復原的呼求,說明其憂鬱與痛苦的情感結構;對應陳映真結合宗教、意志、行動、社會主義的國家復原想像,以及他獨特的「犧牲者美學」如何成為主導小說大敘事的動能。外省籍作家來臺後,「家臺灣」成為一道不可避免的習題,柏楊、白先勇的練習結果尤其值得注意,特別是白先勇的家臺灣練習同時打開了復原神話的「世界性」意義,並確定了「文化至上」的位階。李渝、劉大任則將復原的想像提升至獲取認同的神話高度,成為能動的、允許不同想像添加的系統。接著分析張大春、朱天心、藍博洲等作家,證明他們雖然沒有戰爭經驗,在接受復原神話與情感結構後,如何影響他們的寫作風格及其情感反應。最後,提出「復原神話」與「情感結構」術語之理論界說,在未來的研究展望上,思考臺灣是否需要「再造新神話」以達成文化與心靈影響力等議題。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myth of restoration and the structures of feeling presented in Taiwan fictions from the civil war legacies. The war has caused all kinds of damage, brought a desire for positive restoration, and while calling for meaning, it has created new feeling and new thinking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The aftermath of the war is a new starting point for retelling memories, so that the restoration is not a complet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st, but the result of adding many current imaginations and wishes. Therefore, this thesis will draw on Judith Butler's frames of war and Raymond Williams's structures of feeling to outline the imaginary narrative of national restoration in Taiwan fictions after the civil war. By analyzing how novelists construct the myth of restoration to obtain meaning and generate the kinetic energy of identific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make the structures of feeling which support this myth become an object that can be identified and analyzed.
By re-exploring Jiang Gui's anti-communist narrative, this thesis interprets the "fierce narrative" and the call for restoration with knowledge, and explains the depressed and painful structures of feeling; it corresponds to Chen Yingzhen's imagination of country restoration combining religion, will, action, and socialism, and how his unique "sacrifice aesthetics" has become the driving force that dominates the grand narrative of the novel. After writers from other provinces came to Taiwan, "Home Taiwan" became an unavoidable exercise. The results of Bo Yang and Bai Xianyong's exercises were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In particular, Bai Xianyong's "Home Taiwan" exercises opened up the "worldwide" meaning of the myth of restoration, and confirmed "Cultural supremacy". Li Yu and Liu Daren elevate the imagination of restoration to the level of the myth of gaining recognition, and become an active system that allows the addition of different imaginations. Then it analyzes Zhang Dachun, Zhu Tianxin, Lan Bozhou, and proves how their writing style and emotional response are affected after they accept the restoration of myth and structures of feeling, although they have no war experience. Finally, the theoretical definition of the terms "myth of restoration" and "structures of feeling" is proposed. In the future research outlook, consider whether Taiwan needs to "recreate a new myth" to achieve cultural and spiritual influen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從戰爭遺緒出發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5
一、研究範圍 5
二、研究方法 9
(一)敘述理論、創傷理論與戰爭框架 9
(二)復原神話與情感結構之界說 11
第三節 研究回顧 15
第四節 論文架構說明 23
第二章 家園受難記:姜貴小說的國家復原指南 26
第一節 在《旋風》中尋找中國新方向 26
一、「凶」的破壞性敘事 26
二、知識作為復原的保障 33
第二節 《重陽》與知識架構的提出 36
一、民主與科學優先 36
二、給求知者避免罪惡的備忘錄:思考辯證與直面欲力 41
第三節 憂鬱之情,哀悼之舉 46
一、痛苦與憂鬱的情感結構 46
二、哀悼的積極意義 49
第四節 小結:諷世生姜貴 51
第三章 痛苦的奉使:陳映真的宗教與現代主義添加 56
第一節 復國乃宗教之顯現 56
一、左翼上帝,中國父親 56
二、〈鄉村的教師〉:知識、行動、意志的三位一體 60
第二節 走向人間天堂的路上 64
一、〈貓牠們的祖母〉、〈文書〉、〈永恆的大地〉、〈纍纍〉:犧牲者美學的提出 64
二、〈最後的夏日〉、〈第一件差事〉:應許之地的準備工作 73
第三節 「後戰爭」下的陳映真狼狽 80
一、〈鈴鐺花〉、〈山路〉:作為戒律的社會主義 80
二、〈歸鄉〉、〈忠孝公園〉:作為枷鎖的戰爭遺緒 83
第四節 小結:不止擁有知識,更要成為知識份子 89
第四章 「家臺灣」的練習題:柏楊與白先勇的兩種觀察 93
第一節 柏楊的臺灣無力感 94
一、《異域》:臺灣作為「復興基地」的信念問題 94
二、《掙扎》:低階知識分子啟示錄 99
第二節 白先勇的臺灣調適 103
一、〈冬夜〉、〈骨灰〉:對民主與科學醫治中國的再反思 103
二、〈悶雷〉、〈花橋榮記〉、〈國葬〉、《孽子》:臺灣肯認的進程 110
三、〈梁父吟〉、〈冬夜〉、〈夜曲〉:「文化至上論」的形成及其情感傾向 116
第三節 小結:請傳統回家──從癱瘓到用情 122
第五章 復原神話的雛形:李渝與劉大任的重疊與錯位 128
第一節 李渝:想像一個賢明時代 128
一、革命溫州街:文化與情感的寧靜革命 128
二、「起死回生」在復原神話中的情感救贖意義 137
三、赤裸的地理:去意識形態的地方,情感著陸 145
第二節 劉大任:世界的中國 153
一、混血‧雜碎‧中國感 153
二、社會主義:復原神話的現代動能 160
三、浪漫左派:古代即當代的信心喊話 166
第三節 小結:雛形之奠定 170
第六章 想像的後遺症:情感撳鈕反應 175
第一節 張大春:復原神話的逆子與孝子 176
一、從諷喻主體到回歸神話 176
二、以古典知識召喚中國魂魄 178
三、書寫國共內戰後臺灣的情感結構:屈辱與雪恨 182
四、大唐盛世?──張大春的大唐思索 186
第二節 朱天心:復原神話的降靈現象 189
一、消滅侵犯文化的病毒 189
二、民主的二度遭貶 194
三、情感結構的免疫系統反應 198
第三節 藍博洲:永恆的匱乏 202
一、作為左派教育的報導文學創作 202
二、客家精神僭越左派革命 204
三、作為「可詮釋的」復原神話 208
第四節 小結:復原神話與情感架構的當代作用 212
第七章 結論 218
第一節 復原神話的再廓清 220
第二節 情感結構的能動性 225
第三節 研究展望:框架之外,神話再造? 228
參考文獻 231
一、傳統文獻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漢〕戴聖,《禮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
〔唐〕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尚書》,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卷一》,臺北:藝文出版社,1981。
〔宋〕歐陽修,《新唐書》,臺北:鼎文出版社,1981。
〔宋〕劉昫,《舊唐書》,臺北:鼎文出版社,1981。
〔金〕元好問,《元好問全集》,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二、近人論著
(一)小說文本(按姓氏筆畫排列)
白先勇,《孽子》,臺北:時代風雲出版社,1989。
ˍˍˍ,《臺北人》,臺北:爾雅出版社,1995。
ˍˍˍ,《寂寞的十七歲》,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0。
ˍˍˍ,《紐約客》,臺北:爾雅出版社,2007。
朱天心,《臺大學生關琳的日記》,臺北:三三出版社,1986。
ˍˍˍ,《我記得》,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
ˍˍˍ,《昨日當我年輕時》,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
ˍˍˍ,《古都》,臺北:麥田出版社,1997。
ˍˍˍ,《擊壤歌》,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
ˍˍˍ,《想我眷村的兄弟們》,臺北:印刻出版社,2002。
李渝,《溫州街的故事》,臺北:洪範出版社,1991。
ˍˍ,《應答的鄉岸》,臺北:洪範出版社,1999。
ˍˍ,《金絲猿的故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初版。
ˍˍ,《夏日踟躕》,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
ˍˍ,《賢明時代》,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
ˍˍ,《九重葛與美少年》,臺北:印刻出版社,2013。
ˍˍ,《金絲猿的故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2。
姜貴,《旋風》,春雨樓藏版,1957。
ˍˍ,《重陽》,臺北:皇冠出版社,2016。
柏楊,《柏楊全集》,臺北:遠流出版社,2000。
張大春,《四喜憂國》,臺北:遠流出版社,1988。
ˍˍˍ,《城邦暴力團壹》,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9。
ˍˍˍ,《城邦暴力團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9。
ˍˍˍ,《城邦暴力團參》,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0。
ˍˍˍ,《城邦暴力團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0。
ˍˍˍ,《大唐李白一:少年遊》,臺北:新經典文化,2013。
ˍˍˍ,《大唐李白二:鳳凰臺》,臺北:新經典文化,2014。
ˍˍˍ,《大唐李白三:將進酒》,臺北:新經典文化,2015。
陳映真,《陳映真全集》,臺北:人間出版社,2017。
劉大任,《秋陽似酒》,臺北:洪範出版社,1986。
ˍˍˍ,《杜鵑啼血》,臺北:洪範出版社,1990。
ˍˍˍ,《神話的破滅》,臺北:洪範出版社,1992。
ˍˍˍ,《晚風細雨》,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9。
ˍˍˍ,《殘照》,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9。
ˍˍˍ,《浮游群落》,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9。
ˍˍˍ,《當下四重奏》,臺北:印刻出版社,2015。
藍博洲,《臺北戀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14。
ˍˍˍ,《藤纏樹》,臺北:印刻出版社,2002。
(二)作家專著(按姓氏筆畫排列)
王禎和,《嫁妝一牛車》,臺北:洪範出版社,1993。
王鼎鈞,《文學江湖》,臺北:爾雅出版社,2010。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臺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008。
ˍˍˍ,《白先勇的文藝復興》,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20。
朱天文,《花憶前身》,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
ˍˍˍ,《炎夏之都》,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
ˍˍˍ,《黃金盟誓之書》,臺北:印刻出版社,2008。
朱天心,《小說家的政治週記》,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
ˍˍˍ,《漫遊者》,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0。
余英時,《余英時回憶錄》,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18。
李渝,《那朵迷路的雲:李渝文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姜貴,《無違集》,臺北:幼獅文藝出版社,1974。
胡適,《我們的政治主張》,收錄於《胡適作品集》第9冊,臺北:遠流出版社,1992。
胡蘭成,《今日何日兮》,臺北:三三出版社,1981。
魯迅,《魯迅全集》,臺北:唐山出版社,1989。
章詒和,《往事並不如煙》,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4。
郭衣洞(柏楊),《掙扎》,臺北:星光出版社,1977。
尉天驄,《荊棘中的探索:我的讀書札記》,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14。
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六:思想的貧困》,臺北:人間出版社,1988。
ˍˍˍ,《鈴鐺花》,臺北:人間出版社,1994。
陳耀昌,《苦楝花》,臺北:印刻出版社,2019。
ˍˍˍ,《島嶼DNA》,臺北:印刻出版社,2015。
張大春,《文學不安:張大春的小說意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
ˍˍˍ,《小說稗類》,臺北:網路與書,2004。
ˍˍˍ,《我的老臺北》,臺北:新經典文化,2020。
ˍˍˍ,《南國之冬》,臺北:印刻出版社,2021。
齊邦媛,《巨流河》,臺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014。
劉大任,《枯山水》,臺北:印刻出版社,2012。
駱以軍,《月球姓氏》,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0。
藍博洲,《旅行者》,臺北:爾雅出版社,1989。
ˍˍˍ,《尋訪被湮滅的臺灣史與臺灣人》,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
ˍˍˍ,《紅色客家庄》,臺北:印刻出版社,2004。
ˍˍˍ,《老紅帽》,臺北:南方家園文化,2010。
ˍˍˍ,《紅色客家人》,臺北:晨星出版社,2013。
聶華苓,《黑色,黑色,最美麗的顏色》,香港:三聯書店,1983。
(三)中文研究專書(按姓氏筆畫排列)
丁淼,《中共文藝總批判》,香港:亞洲出版社,1969。
王昇,《領袖與國家》,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76。
王安祈,《光照雅音 : 郭小莊開創臺灣京劇新紀元》,臺北:相映文化出版社,2008。
王汎森,《天才為何成群地來》,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19。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社,2003。
王德威,《小說中國》,臺北:麥田出版社,1993。
ˍˍˍ,《如何現代,怎樣文學》,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
ˍˍˍ,《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
ˍˍˍ,《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出版社,2011。
白先勇、廖彥博,《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上)北伐‧抗戰》,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20。
江增慶,《中國通史綱要》,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5。
汪浩,《意外的國父》,臺北:八旗文化出版社,2017。
ˍˍ,《借殼上市:蔣介石與中華民國臺灣的形塑》,臺北:八旗文化出版社,2020。
宋士昌,《從鄧小平到江澤民 :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跟蹤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
李渝,《族群意識與卓越風格》,臺北:雄獅圖書出版社,2001。
ˍˍ,《行動中的藝術家》,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
李奭學,《三看白先勇》,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8。
林聰舜,《史記的人物世界》,臺北:三民書局,2016。
周芬伶,《聖與魔:臺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象(1945-2006)》,臺北:印刻出版社,2007。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4。
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5。
南方朔,《憤怒之愛:六〇年代美國學生運動》,臺北:四季出版社,1980。
紀大偉,《同志文學史:臺灣的發明》,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7。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北:學生書局,1980。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
梁冬麗、曹鳳群著,《通俗小說「有詩為證」的生成及流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〇與八〇、九〇年代臺灣小說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
ˍˍˍ,《從少年中國到少年臺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臺北:麥田出版社,2013。
黃碧端,《書鄉長短調》,臺北:三民書局,1993。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論中國現代性》,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陳炎興,《在基督裡的一得》,臺北:人間出版社,1989。
陳芳明,《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
ˍˍˍ,《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
張光賓,《中國書法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張愛玲,《紅樓夢魘》,臺北:皇冠出版社,2010。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臺灣:文學典範的軌跡》,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5。
曾秀萍,《孤臣‧孽子‧臺北人》,臺北:爾雅出版社,2003。
覃怡輝,《金三角國軍血淚史(1950-1981)》,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
楊照:《霧與畫:戰後臺灣文學史散論》,臺北:城邦出版社,2010。
楊儒賓,《1949禮讚》,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5。
趙剛,《求索:陳映真的文學之路》,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
ˍˍ,《橙紅的早星》,臺北:人間出版社,2013。
趙友培,《文壇先進張道藩》,臺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5。
葉啟政,《社會、文化和知識份子》,臺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91。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
蔣中正,《中國之命運》,臺北 : 正中書局,1986。
歐陽子,《王謝堂前的燕子》,臺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008。
潘重規,《論語今注》,臺北:里仁書局,2000。
應鳳凰,《姜貴的小說續編》,臺北:九歌出版社,1987。
ˍˍˍ,《臺灣文學花園》,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公司,2003。
顏元叔,《中國現代作家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
鄭穎,《鬱的容顏──李渝小說研究》,臺北:印刻出版社,2008。
蕭阿勤,《回歸現實:臺灣戰後一九七〇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8。
ˍˍˍ,《重構臺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2。
(四)中文編著(按姓氏筆畫排列)
三三集刊編,《戰太平》,臺北:三三出版社,1981。
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社會與文化研究所;世新大學臺灣社會研究國際中心主辦,《陳映真思想與文學學術會議論文集》,新竹:交通大學,2009。
汪宏倫主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4。
余英時等,《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9。
李瑞騰主編,《柏楊文學史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
李廣均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臺北:群學出版社,2010。
胡頌平編著,《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第七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胡淑雯、童偉格主編,《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卷一/血的預感》,臺北:春山出版社,2020。
馬悅然,奚密,向陽主編,《二十世紀臺灣詩選》,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
陳光興、蘇淑芬編,《陳映真:思想與文學》,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1。
彭大年編,《塵封的作戰計畫:國光計畫──口述歷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處,2005。
程安輝、于文俊主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1。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組編,《在徬徨的年代──《筆匯》與五〇年代》,臺北:政大圖書館數位典藏組,2016。
楊澤主編,《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
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
劉人鵬、鄭聖勳、宋玉雯編,《憂鬱的文化政治》,臺北:蜃樓出版社,2010。
黎活仁等主編,《柏楊的思想與文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0。
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編,《帝國邊緣:臺灣現代性的考察》,臺北:群學出版社,2010。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出版社,2017。
黃克武主編,《重估傳統,再造文明:知識份子與五四新文化運動》,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9。
應鳳凰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8姜貴》,臺南:臺灣文學館,2013。
蕭阿勤、汪宏倫主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臺北:中研院社研所,2016。
(五)外文譯著(按原作者姓氏英文字母排列)
周策縱原著,楊默夫編譯,《五四運動史》,臺北:龍田出版社,1981。
岡崎郁子著,葉笛、鄭清文、凃翠花譯,《異端的系譜》,臺北:前衛出版社,2003。
Amderson, Benedict(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20。
Barthes, Roland(羅蘭‧巴特)著,許薔薔、許綺玲譯,《神話學》,臺北:桂冠圖書,2007。
Butler, Judith(朱迪斯‧巴特勒)著,何磊譯,《戰爭的框架》,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
Benjamin, Walter(本雅明)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2。
Dostoevsky , Mikhailovich(杜斯妥也夫斯基)著,臧仲倫譯,《卡拉馬助夫兄弟們》,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
Freud, Sigmund(佛洛伊德)著,賀明明譯,《佛洛伊德著作選》,臺北:唐山出版社,1989。
ˍˍˍ,孫中文譯,《性學三論》,臺北:信實出版社,2017。
Genette, Gérard(熱內特)著,廖素珊、楊恩祖譯,《辭格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3。
Highet, Gilbert(吉爾伯特‧哈特)著,萬書元、江寧康譯,《諷刺論》,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
Kierkegaard, Søren Aabye(齊克果)著,湯晨溪譯,《論反諷概念——以蘇格拉底為主線》,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Ignatieff, Michael(葉禮廷)著,蔡耀緯譯,《平凡的美德 : 分歧世界的道德秩序》,臺北市 : 時報文化出版社,2018。
Owen, Stephen(宇文所安)著,賈晉華譯,《盛唐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7。
Righter, William著,何文敬譯,《神話與文學》,臺北:成文出版社,1979。
Ricoeur, Paul(保羅‧利科)著,汪堂加、李之喆、姚滿林譯,《弗洛伊德與哲學:論解釋》,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
Smith, Philip著,林宗德譯,《文化理論面貌導論》,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社,2008。
Williams, Raymond(雷蒙‧威廉斯)著,王爾勃、周莉譯,《馬克斯主義與文學》,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
(六)學位論文(按姓氏筆畫排列)
王淑怡,《五四運動時期胡適教育思想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吳雅慧,《朱天心小說的時空座標》,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吳智偉,《戰爭、回憶與政治──戰後臺灣本省籍人士的戰爭書寫》,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2。
吳孟琳,《流放者的認同研究──以聶華苓、於梨華、白先勇、劉大任、張系國為研究對象》,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吳國銘,《柏楊小說研究》,屏東: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吳明宗,《戰爭之框:兩岸當代戰爭小說的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8。
沈超群,《柏楊與柏楊案──從新聞評議到白色恐怖的探討》,臺北: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林燕珠,《劉大任小說中的家族與國族》,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
卓美華,《瀕死與重生,在歷史的分娩之中──藍博洲小說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
林怡君,《鉅史與私情:李渝小說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林沛儒,《藍博洲報導文學與口述歷史互文之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林銘亮,《諷刺與諧擬──論張大春小說中的諷喻主體》,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林邑軒,《來自彼岸的紅色浪潮:從意義中介視角重構戰後初期「省工委」的地下革命行動》,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邱慶玲,《鬱與癒──李渝小說中的人物塑造與物質書寫》,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5。
范淑雲,《藍博洲及其作品研究:從小說創作到歷史書寫》,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11。
柯鈞齡,《李渝小說的藝術性追尋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
柯景棋,《1980年代臺灣的社會反省──以《人間》雜誌為分析場域》,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博士論文,2015。
孫潔茹,《游移/猶疑?──朱天文、朱天心及其作品中的認同與政治》,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莊永同,《長廊杜鵑望鄉關──劉大任小說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陳培文,《朱天心的生命風景與時代課題》,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陳國偉,《解嚴以來(1987~)臺灣現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陳康芬,《政治意識形態、文學歷史與文學敘事──臺灣五〇年代反共文學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
黃喬玲,《唐詩鶴意象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國文教學碩士班論文,2003。
黃啟峰,《河流裡的月印:郭松棻與李渝小說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ˍˍˍ,《戰爭‧存在‧世代精神:臺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境遇書寫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
馬翊航,《生產.禁制.遺緒:論臺灣文學中的戰爭書寫(1949-201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
曹笑笑,《從文學出發的左傾:魯迅和陳映真的小說創作與文藝思想之比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17。
張曉芳,《中國民主同盟之研究(民國二十八~三十八年)》,臺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張碩芳,《離題與細節──論朱天文巫言的巫者美學》,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曾薰慧,《臺灣五〇年代國族想像中「共匪」/「匪諜」的建構》,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0。
湯舒雯,《史的暴力,詩的壟斷──臺灣白色恐怖的文學見證、癥候閱讀與文化創傷》,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童淑蔭,《姜貴長篇小說《旋風》與《重陽》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楊佳嫻,《論戰後臺灣外省小說家作品中的「臺北/人」》,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楊晨光,《臺海熱戰:1949-1965──未完成的國共內戰》,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所博士論文,2013。
楊昌賓,《王文興與國共內戰:論龍天樓》,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蔡紋萍,《時機焦慮──朱天心小說的創作動力》,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專班碩士論文,2013。
蔡瑋甄,《當代女性作家「故事新編體」小說研究──以西西、李渝作品為例》,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劉明亮,《對陣者的掙扎──劉大任小說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所碩士論文,2004。
翁柏川,《「鄉愁」主題在臺灣文學史的變遷──以解嚴後(1987年—2001年)返鄉書寫為討論核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戴華萱,《臺灣五〇年代小說家的成長書寫(1950-1969)》,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
蘇晏琪,《喬依斯《都柏林人》與白先勇《臺北人》中的國族認同》,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七)外文資料(按作者姓氏英文字母排列)
Freud, Sigmund. A Freud Reader, London: Penguin, 1988.
Gennete, Gérard. Figures of Literary Discourse, trans. Alann Sherid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2.
Joyce, Sandra. Helen, Lawlor. Harp Studies: Perspectives on the Irish Harp, Dublin: Four Courts, 2016.
LaCapra, Dominick. Writing History, Writing Trauma,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1.
Rawls, John. Political Liber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Williams, Raymond. The Long Revolution, London: Chatto & Windus, 1961.
Williams, Raymond.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三、報刊文獻(按姓氏筆畫排列)
丁文玲,〈白先勇最愛費雯麗 盛讚劉曉慶〉,《中國時報》A18版(2008.1.3)。
中央日報,〈杜魯門宣稱臺灣中立化,派遣第七艦隊來臺〉,《中央日報》第一版(1950.6.28)。
王德威著,楊小濱譯,〈與時代格格不入的人:臺北人英譯本序〉,《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8卷第4期(2021.12),頁162-163。
白先勇,〈不幸言中的預言〉,《中國時報》第八版(1980.12.20)。
朱西甯,〈不求人知的浩然之氣〉,《中國時報》第八版(1980.12.20)。
朱衣仙,〈盆栽、雜碎、枯山水:劉大任作品中「離散〉,《中山人文學報》第49期(2020.7),頁87-116。
印刻編輯部,〈鄉的方向──李渝與編輯部對談〉,《印刻文學生活誌》第6卷11期(2010.7),頁74-87。
ˍˍˍˍˍ,〈打造大和解的文學工程 陳耀昌VS.孫大川〉,《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4卷2期(2017.10),頁26-36。
宋雅姿,〈鄉在文字中──專訪李渝〉,《文訊》第309期(2011.7),頁30-42。
汪宏倫,〈怨恨的共同體〉,《思想》第1期(2006.6),頁17-47。
李牧,〈新文學歷程中的關鍵時代──試探五〇年代自由中國文學創作的思路及其所產生的影響〉,《文訊》第9期(1984.3),頁144-161。
李瑞,〈誰能剖析時代的滄桑?〉,《中國時報》第八版(1983.10.3)。
李秀娟,〈歷史記憶與創傷時間:敘述日裔美國遷徙營〉,《中外文學》第41卷第1期(2012.3),頁7-43。
李淑君,〈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革命下的左翼女性身影:論陳映真與藍博洲的白色恐怖系列作品〉,《東海中文學報》第39期(2020.6),頁77-116。
吳懷晨,〈快樂的罪行:陳映真救贖三部曲結構中的罪與聖〉,《中外文學》第41卷第1期(2012.3),頁87-135
許俊雅,〈記憶與認同——臺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臺灣文學館研究學報》第2期(2006.4),頁59-94。
張大春,〈大頭春的告白〉,《光華》第18卷第1期(1993.1),頁84-86。
張雪媃,〈妖師夢語巫言:談胡蘭成、朱天心、朱天文〉,《香港文學》總384期(2016.12),頁54-63。
黃怡,〈直面陳映真──30年的閱讀後記〉,《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12.5.3- 2012.5.4)。
黃錦樹,〈悠悠說給兒孫聽〉,《中國時報》B2版(2003.8.10)。
黃啟峰,〈主觀的真實──論臺灣現代主義世代小說家的國共內戰書寫〉,《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9期(2014.10),頁9-49。
黃筱威、尹蓓芳記錄整理,〈文學途上,離家與歸鄉──駱以軍對談李黎〉,《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卷第5期(2007.1),頁20-42。
蔣興立,〈身體政治、觀看視角、敵我之間──潘人木《蓮漪表妹》與姜貴《重陽》之較析〉,《淡江中文學報》第38期(2018.6),頁149-180。
ˍˍˍ,〈《半下流社會》、《藍與黑》的身體書寫與理想空間〉,《臺灣文學研究雧刊》第24期(2020.8),頁1-32。
葉維廉,〈洛夫論〉,《中外文學》第17卷第8期(1989.1),頁4-29。
管婺媛,〈張大春寫李白/重回大唐盛世〉,《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13.8.4)。
蔡英俊,〈敘述界義——兼論敘述、敘事與描寫〉,《清華中文學報》第5期(2011.6),頁3-44。
劉正忠,〈摩羅,志怪,民俗:魯迅詩學的非理性觀域〉,《清華學報》第39卷第3期(2009.9),頁429-472。
劉紀耀,〈中國公學時代的胡適思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6期(1998.6),頁183-198。
蕭阿勤,〈認同、敘事、與行動:臺灣1970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臺灣社會學》第5期(2003.6),頁195-250。
四、網路資料
中青在線,〈《當下四重奏》,我們錯過的臺灣文學〉,網址: https://kknews.cc/culture/38gp298.html,瀏覽日期2022.4.20。
北京文藝網,〈臺灣作家劉大任小說北京發布:「希望我的文學成就『認祖歸宗』」〉,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yaeve2n.html,瀏覽日期2022.4.20。
朱天文,〈侯孝賢和唐朝在哪裡見?《聶隱娘》的剪輯機上〉,網址: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51113,瀏覽日期2022.4.20。
澎湃新聞,〈專訪作家劉大任:我當初為何勸陳映真回歸文學創作〉,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qekexvg.htmll,瀏覽日期:2022.03.21。
電子全文
摘要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1.
戰爭永不止息:台灣五〇年代反共小說的精神結構
2.
謝靈運山水詩與其三教安頓思考研究
3.
憂鬱的價值:江淹作品解讀
4.
神韻詩表現手法特色研究--以王士禎所選絕句為討論範疇
5.
李商隱詩接受史重探
6.
現代白話文寫作類型研究
7.
製作隱士:六朝隱逸史傳之歷史敘事研究
8.
唐五代詩格的意境論研究
9.
生命的安頓——龔鼎孳交遊詩研究
10.
怪奇作為書寫/生存的技藝:陳三立詩研究
11.
南方英雄的歷程:屈大均(1630-1696)自我形象釋讀
12.
「穿戴腳鐐」與「掙脫腳鐐」的舞者之舞------姚鼐《古文辭類纂》與曾國藩《經史百家雜鈔》選文研究
13.
台灣內台歌仔戲定型劇本的語言研究--以拱樂社劇本為例
14.
傅山詩歌中地域書寫與審美意趣研究
15.
胡不歸?──杜濬詩及其形象探析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論文瀏覽
|
熱門排行
|
管理/審核者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