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8.32.24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許漢祥
作者(外文):Hsu, Han-Hsiang
論文名稱(中文):存在處境中的主體再立 ——《文選》〈京都〉至〈宮殿〉選賦體物觀
論文名稱(外文):Establishment of Subject in the Existential Situation ——WenXuan Selected Fu Thought from “Capitals” to “Palaces.”
指導教授(中文):簡良如
指導教授(外文):Chien, Liang-Ju
口試委員(中文):林聰舜
陳志信
郭永吉
吳旻旻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101041801
出版年(民國):113
畢業學年度:11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90
中文關鍵詞:《文選》體物存在處境主體
外文關鍵詞:WenXuanTiWuFuSubjectExistential Situ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兩漢至六朝間,賦家以「體物」開創出的創作進路,乃是透過對人之存在處境的極盡刻畫以撼動閱聽者,使其能夠在人、物相對的存在處境中重新獲得應物的主動性,並立其主體。其中,蕭統所編《昭明文選》的選賦全貌,不僅是觀察此豐碩「體物」成果的最佳對象,〈京都〉至〈宮殿〉七類賦作,更是體現人文自主構造出的最大物——天下而成。可見蕭統撰《文選.序》引《易》:「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將賦列《文選》之首並非巧合,因使太子「心遊目想」的人文天下便由此展開。是以,本文將由賦家對人之存在處境的思考,分析《選》賦〈京都〉至〈宮殿〉之結構及思想,探究《文選》選賦的體物觀。
第一章說明問題意識與選擇《文選》為分析對象的原因。同時,回顧前人既有研究成果與詮解之矛盾,強調本文以選賦結構探究《文選》賦類體物觀的立場。第二章及第三章論〈京都〉至〈畋獵〉。將分別說明君王以價值之真、善、美創造天下制度的理由與方法。第四章論〈紀行〉與〈遊覽〉。相對以開創天下所立的君王主體,本章將視野轉向一般常人。從身在現實當中的〈紀行賦〉,與逸離在現實之外的〈遊覽〉兩種「人——物」互動模式看在現實世界裡的常人所立的主體樣態。第五章論〈宮殿〉。當天下偏離〈京都〉勾勒出的理想圖象後,將以賦家視角反省王者權力的象徵——宮殿,分別以身在因權力衰落而即將崩毀的制度裡,又或者被迫頌揚滿足君王私欲的制度時,賦家主體又該如何「登高」而立?第六章據前四章討論總結在天下制度中所立的三種主體樣態:君王、常人、賦家。可推斷《文選》選賦以人應對物時的「主動性——被動性」為詮次原則,進而概述〈江海〉至〈物色〉以及〈論文〉至〈情〉兩組賦類的體物結構。以總結全文。
From the Han Dynasty to the Six Dynasties, the creative method pioneered by writers of Fu using “TiWu”(「體物」) is to exhaustively describe people's existential situations and thereby influence the readers. It help people to regain the initiative to deal with ”Wu”(「物」) in a situation where they are affected by objects. Among them, the selected Fu of ZhaoMingWenXuan(《昭明文選》)are not only the best research objects to observe the achievements of“Tiwu”,but also The seven categories of Fu from “Capitals”(〈京都〉) to “Palaces”(〈宮殿〉) reflect the largest thing spontaneous constructed by humanities — the “World”(「天下」) Xiao,Tong(蕭統)wrote the “WenXuan,Xu”(《文選.序》) and quoted from Yi(《易》):“Observe humanities to achieve the world.”(「觀乎人易,以化成天下」) and it’s no coincidence that Fu listed at the beginning of WenXuan. Because This is how the humanistic world that the prince envisioned unfolded.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structure and ideas of selected Fu from “Capital” to “Palace” in WenXuan based on the Fu writer reflections on the existential situation of human beings, and explore the concept of “TiWu” by selected Fu of WenXuan.
The first chapter explains the problematic and the reasons for choosing WenXuan as the analysis object, and Review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The second and third chapters discuss “Captials” to “Hunting”(〈畋獵〉). Explain the reasons for the king to create the world system based on the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of values.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ravel”(〈紀行〉) and “Sightseeing”(〈遊覽〉). Unlike the kings who created the world, this chapter turns its attention to ordinary people. From the two “Human—Object”(「人—物」) interaction modes, “Travel” that is in reality and “Sightseeing” that escapes from reality, we can see the subjective attitude of ordinary people corresponding to the real world.

Chapter Five discusses “Palaces”. When the world deviates from the ideal of “Capitals”, we will reflect on the palace, the symbol of king's power. When we are in a world that is about to collapse due to the decline of power, or when we are forced to praise the palace that satisfies king's selfish, how can Fu’s writer “DengGao”(「登高」)and keep standing?
Chapter six , summarizes the three subjects established in the reality world based on the previous discussion, King, ordinary person, fu’s writer.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selection of fu in WenXuan takes “activity—passivity” of people when facing objects as the interpretation principle. Then, we deduce the “TiWu” structure of two categories from “Rivers and Seas”(〈江海〉) to “Natural Phenomena”(〈物色〉) and from “On Literature”(〈論文〉) to “Passions”(〈情〉). to summarize the full text.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v
表目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目的及背景 1
第二節 以人之存在處境為構成的體物模式 7
第三節 以《文選》〈京都〉至〈宮殿〉類所選賦篇作為體物的分析對象 12
第四節 文獻回顧與評述 15
一、賦學「體物」、「寫志」相關研究 15
二、《文選》辨體原則研究概述 19
(一)與五經的關聯 21
(二)非五經之分法 22
三、《文選》分體研究專著回顧 24
第五節 小結 29
第二章 天子構築的制度:價值之美與善 30
第一節 〈兩都賦〉的制度之美 33
一、〈西都賦〉的增飾崇麗 38
二、〈東都賦〉的棄末反本 50
第二節 〈二京賦〉的善惡之爭 70
一、〈西京賦〉的蔽善揚惡 71
二、研覈是非的〈東京賦〉 78
第三節 小結 89
第三章 天子構築的制度:價值之真 90
第一節 〈南都賦〉地方風俗的質樸之美 91
第二節 〈三都賦〉雅之成形與天下之轉移 103
一、〈蜀都賦〉的自保心態 110
二、崇尚武力的〈吳都賦〉 113
三、去飾化偽的〈魏都賦〉雅政 119
(一)天下之真立於常道而非亂世 122
(二)雅政的形成基礎:對人之愛和使人能信 125
1、國力之強大應本諸愛人 125
2、國家之堅毅本於人民能信實自立 129
(三)由忠信之本成就禮樂之治 135
第三節 〈郊祀〉至〈畋獵〉對反價值的體物之道 144
一、以誠懇禮敬與超越相待之〈郊祀〉 148
二、以勤奮務實對應欲望的〈耕籍〉 150
三、以盡責與節制建立力量的〈畋獵〉 152
第四節 小結 158
第四章 存在處境裡的常人形象 160
第一節 奔走於現實裡的行人——論〈紀行〉 160
一、與時屈申的達人 165
(一)劉歆〈遂初賦〉:士人的固守之道 166
(二)蔡邕〈述行賦〉:隱士的遺世之行 172
二、聽天由命的常人 177
(一)班彪〈北征賦〉:百姓天命之常道 180
(二)班昭〈東征賦〉:聽小人天命之歸向 185
三、〈西征賦〉:無所滯礙的鄙夫 189
(一)行止唯以「人事」論成敗 192
(二)人事以盡職和禮敬為本 193
(三)長安城的人事興廢 195
第二節 逸離於現實外的遊人——論〈遊覽〉 199
一、未曾起行的遊子〈登樓賦〉 200
二、不為所動的遺世者〈遊天台山賦〉 204
三、渴望悠遊奔馳的〈蕪城賦〉 208
第三節 小結 214
第五章 在失序世界裡的創作者——論〈宮殿〉 216
第一節 理想與現實世界的偏移 219
第二節 賦家的行道之法 227
一、從赴魯見道至賦頌行道 228
二、詩人/賦家與萬民的制作高度 231
第三節 在現實中賦頌理想 236
一、〈魯靈光殿賦〉:遺存的漢家文章 237
(一)宇宙開闢前的混沌 238
(二)天地判剖後的天文 242
(三)倫常綱紀的人文結構 245
二、〈景福殿賦〉:未來的大魏天下 254
第四節 小結 268
第六章 結論 270
參考文獻 276

一、《文選》及其相關論著: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1991年。
__________,〔唐〕李善等注,《增補六臣註文選》,臺北:漢京文化,1980年,據〔元〕古迂書院刋本影印。
〔清〕汪師韓,《文選理學權輿》,收於《選學叢書》,臺北:廣文書局,1966年。
〔清〕胡克家,《文選考異》,臺北:正中書局,1985年。
〔清〕孫志祖,《文選考異》,臺北:廣文書局,1966年。
〔清〕張雲璈,《選學謬言》,臺北:廣文書局,1966年。
〔清〕梁章鉅,《文選旁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中國文選學研究會、鄭州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合編,《文選學新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中國文選學研究會編,《文選學新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王立群,《現代「文選」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___,《文選成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李乃龍,《文選文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周勛初,《唐鈔文選集註匯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0年。
林聰明,《昭明文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金少華,《古抄本《文選集注》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年。
胡大雷,《文選詩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唐普,《文選賦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高涉灜,《文選李注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傅剛,《文選版本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____,《昭明文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游志誠,《昭明文選學術論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
馮莉,《文選賦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6年。
黃侃,《文選黃氏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年。
____、黃焯編,《文選評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趙福海,《文選學論集》,長春:時代文藝出版,1992年。
鄭州大學古籍所,《中外學者文選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穆克宏,《昭明文選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駱鴻凱,《文選學》,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韓暉,《文選編輯及作品繫年考證》,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
饒宗頤,《敦煌吐魯番本文選》,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日〕岡村繁,《文選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日〕清水凱夫,《新文選學——「文選」の新研究》,東京:研文出仮社,1999年。
〔日〕斯波六郎,《文選諸本之研究》,臺北:法嚴出版社,2003年。

二、傳統文獻
經部: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重栞宋本尚書注疏附校勘記》,收入〔清〕阮元校勘,《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8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影印。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重栞宋本毛詩注疏附校勘記》,收入〔清〕阮元校勘,《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8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影印。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重栞宋本周禮注疏附校勘記》,收入〔清〕阮元校勘,《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8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影印。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重栞宋本禮記注疏附校勘記》,收入〔清〕阮元校勘,《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8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影印。
〔魏〕王弼注,〔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重栞宋本周易注疏附校勘記》,收入〔清〕阮元校勘,《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8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影印。
〔唐〕唐玄宗注,〔宋〕邢昺疏,《重栞宋本孝經注疏附校勘記》,收入〔清〕阮元校勘,《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8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影印。
〔漢〕班固等撰,〔清〕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源流出版社,1982年。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1983年。
史部:
〔漢〕司馬遷撰,〔唐〕張守節正義,《史記正義》,收入藝文印書館編,《二十五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漢〕班固撰,〔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收入藝文印書館編,《二十五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盧弼集解,《三國志集解》,收入藝文印書館編,《二十五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宋〕范曄撰,〔清〕王先謙集解,《後漢書集解》,收入藝文印書館編,《二十五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唐〕房玄齡等撰,吳士鑑、劉承幹注,《晉書斠注》,收入藝文印書館編,《二十五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清〕王照圓,《列女傳補註》,長沙:商務印書館,1938年。
周天游,《八家後漢書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子部:
〔周〕伊喜,《關尹子》,收入嚴一萍輯《百部叢書集成》之十《子彙》,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漢〕河上公,《老子道德經》,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徐幹,《中論》,收入蕭天石主編,《中國子學名著集成》,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漢〕揚雄,《法言》,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上海中華書局據〔清〕江都秦氏本校刊。
〔漢〕賈誼,《新書》,收入蕭天石主編,《中國子學名著集成》,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漢〕劉向,《說苑》,收入蕭天石主編,《中國子學名著集成》,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漢〕劉安撰,〔漢〕高誘注,《淮南子注》,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
〔魏〕王肅,《孔子家語》,收入蕭天石主編,《中國子學名著集成》,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晉〕郭璞注,〔清〕畢沅校,《山海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梁〕蕭繹,《金樓子》,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87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鵝湖出版社,2005年。
〔明〕黃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81年。
〔清〕孫詒讓,《定本墨子閒詁》,臺北:世界書局,1992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1993年。
〔清〕焦循,《孟子正義》,臺北:世界書局,1992年。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臺北:世界書局,1992年。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李定生、徐慧君,《文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
黃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楊勇,《世說新語校箋》,臺北:臺灣時代書局,1975年。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集部:
〔漢〕劉歆,《劉子駿集》,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編,《叢書集成三編》,第36冊,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漢〕蔡邕,《蔡中郎集》,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編,《叢書集成三編》,第36冊,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晉〕葛洪撰,向新陽、劉克任校注,《西京雜記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宋〕劉勰撰,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
〔宋〕吳淑,《事類賦注》,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宋〕李昉,《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漢京文化,1983年。
〔宋〕洪邁,《容齋五筆》,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編,《叢書集成三編》,第71冊,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宋〕章樵注,《古文苑》一,收入〔清〕錢熙祚編,《守山閣叢書》第18函,臺北: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之52,1968年。
〔唐〕白居易,《白氏六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唐〕徐堅,《初學記》,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唐〕虞世南,《北堂書鈔》,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據〔清〕乾隆丁未洞涇草堂刻本影印。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徐德明、吳平主編,《清代學術筆記叢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據〔清〕乾隆34年刊本影印。
〔清〕吳兆宜,《玉臺新詠箋註》,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姚鼐,王先謙選編,《正續古文辭類纂》,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據上海會文堂書局刋本影印。
〔清〕孫梅,《四六叢話》,臺北:世界書局,1970年。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王叔珉,《鍾嶸詩品箋證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
李調元,《賦話》,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
俞紹初,《昭明太子集校註》,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
______,《建安七子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張震澤,《揚雄集校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3年。
曹旭,《詩品集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錢仲聯,《鮑參軍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二、近人論著
中國文選研究會主編,《文選與文選學——第五屆文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中國文選學研究會、鄭州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合編,《文選學新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心雕龍綜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王琳,《六朝辭賦史》,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王運熙,《漢魏六朝唐代文學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82年。
田曉非,《烽火與流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年。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朱曉海,《漢賦史略新證》,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
何沛雄,《賦話六種》,香港:三聯書店,1982年。
______,《漢魏六朝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1990年。
何啟民,《竹林七賢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吳承學,《中國古代文體形態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
吳儀鳳,《賦寫帝國:唐賦創作的文化情境與書寫意涵》,臺北:萬卷樓出版,2012年。
周大興,《自然.名教.因果——東晉玄學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2004年。
周勳初等編,《辭賦文學論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
胡道靜,《中國古代的類書》,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范子燁、劉躍進,《六朝作家年譜輯要》,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北京:三聯書店,2013年。
曹淑娟,《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曹道衡,《中古文學史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______,《中古文學史論文集續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______、傅剛,《蕭統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______,《中古文史叢稿》,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3年。
______,《漢魏六朝文學論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______,《古典山嶽文學論集——辭賦書寫與文類跨界》,臺北:文津出版社,2014年。
______,《京都.掌故.地圖,古典文學的世變構圖與情志出路》,臺北:文津出版社,2019年。
許聖和,《王官與正統——《昭明文選》與蕭梁帝國圖像》,臺北:元華文創,2017年。
郭維森、許結,《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陳昌明,《沉迷與超越——六朝文學之感官辯證》,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陸侃如,《中古文學繫年》,北京:人民文學版版社,1985年。
傅剛,《漢魏六朝文學與文獻論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逯欽立,《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黃侃,《文心雕龍札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6年。
楊希枚,《先秦文化史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詹福瑞,《漢魏六朝文學論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
廖棟梁,《靈均餘影——古代《楚辭》學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劉志偉,《漢魏六朝文史論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劉躍進,《門閥士族與永明文學》,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______,《中古文學文獻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蔡瑜,《迴向自然的詩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鄭吉雄主編,《觀念字解讀與思想史探索》,臺北:學生書局,2009年。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綜論》,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
______,《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______,《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______,《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
鄭鶴聲,《漢班孟堅先生固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穆克宏,《魏晉南北朝文學史料述略》,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繆鉞,《冰繭庵叢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簡良如,《文心雕龍之作為思想體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______,《論人之存有,先秦.儒學.人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簡宗梧,《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譚家哲,《詩文學思想》,臺北:漫遊者文化,2014年。
〔日〕清水凱夫,韓基國譯,《六朝文學論文集》,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年。
_____________,《新文選學——「文選」の新研究》,東京:研文出仮社,1999年。
〔美〕康達維David R. Knechtges撰,蘇瑞隆譯,《漢代宮廷文學與文化之探微:康達維自選集》,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年。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撰,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2000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出版,2006年。


三、期刊論文
丁涵,〈論中國紀行文學的發生與確立,以劉歆〈遂初賦〉為中心〉,《中正漢學研究》30期,2017年12月,頁17-44。
王允亮,〈漢魏六朝紀行賦考〉,《中國文學研究》2012第3期,2012年6月,頁61-64。
王文進,〈三分歸晉前後的文化宣言——從左思〈三都賦〉談南北文化之爭〉,《漢學研究集刊》2005年第1期,2005年12月,頁27-48。
王志民,〈左思〈三都賦〉淺論〉,《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文學院,1996 年12 月,頁987-996
王欣慧,〈漢大賦中狩獵主題的原型分析與文化意涵〉,《新民學報》第12卷,2006年7月,頁81-90。
王琳,〈簡論漢魏六朝的紀行賦〉,《文史哲》1990年第5期,1990年10月,頁67-69。
王煥然,〈古人關於賦的虛實之辨——從「玉樹青蔥」說起〉,《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6期,2010年12月,頁80-85、95。
王夢鷗,〈關於左思三都賦的兩首序〉,《中外文學》第2期,1980年9月,頁4-15。
______,〈關於左思〈三都賦〉的兩首序〉,《中外文學》第9卷第2期,1981年7月,頁4-15。
王德華,〈主文譎諫,以頌為諷——揚雄〈甘泉賦〉、〈羽獵賦〉、〈長揚賦〉解讀〉,《古典文學知識》第1期,2010年,頁95-102。
______,〈左思《三都赋》鄴都的選擇與描寫——兼論「洛陽紙貴」的歷史與政治背景〉,《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4期,2013年7月,頁146-156。
王學玲,〈五十年來臺灣賦學研究論著總目——1949-1998〉,《漢學研究通訊》20期(總77期),2001年2月,頁217-232。
王曦,〈《老子》「摶之不得」辨正〉,《東華漢學》2007年第6期,2007年12月,頁1-14。
朱滸,〈漢畫像中胡人圖像的宗教意義〉,《江蘇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6期,2013年11月,,頁87-92。
朱曉海,〈賦源平章只隅〉,《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1期,1998年,頁25-33。
______,〈〈兩都〉、〈二京〉義疏補〉,《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4期,1999年3月,頁193-256。
______,〈「靈均餘影」覆議〉,《清華學報》第30卷第4期,1999年12月,頁477-540
______,〈從蕭統佛教信仰中的二諦觀解讀《文選.遊覽》三賦〉,《清華學報》第37卷第2期,2007年12月,頁431-466。
______,〈《文選》中勸進文、加九錫文研究〉,《清華學報》新38卷第3期,2008年9月,頁383-419。
江舉謙,〈王粲〈登樓賦〉〉,《明道文藝》229 期,1995年4 月,頁28-37。
牟世金,〈《三都賦》的撰年及其它〉,《文史哲》1992年第5期,1992年9月,頁68-78。
何沛雄,〈班固〈西都賦〉與漢代的長安〉,《大陸雜誌》34 卷7 期,1967 年4 月,頁11-19。
______,〈〈上林賦〉作於建元初年考〉,《大陸雜誌》第36卷第2 期,1968年1月,頁10-22。
______,〈司馬相如〈子虛〉〈上林〉賦與枚乘〈七發〉的關係〉,《人生》32 卷第12 期,1968 年4 月,頁24-28。
余崇生,〈張衡〈兩京賦〉析論〉,《孔孟月刊》第32 卷12期(總384期),1994年8月,頁20-23。
吳旻旻,〈從「逞才」到「重學」——論漢賦典範之轉化〉,《文學典範的建立與轉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頁127-158。
______,〈西漢辭賦鏡銘的文化解讀——以昭銘鏡、清白鏡、皎光鏡為範圍〉,《第九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國際學往研討會論文集》,2013年3月,頁5-18。
______,〈淺論早期辭賦的節奏性〉,《第五屆兩岸韻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3年3月,頁5-18。
______,〈想「象」——重讀張衡〈思玄賦〉〉,《清華中文學報》第20期,2018年12月,頁113-158。
李長之,〈西晉大詩人左思及其妹左芬〉,《國文月刊》第70期,1948年8月,頁17-22
周大興,〈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釋弘論》的道德超越論〉,《鵝湖月刊》17卷5期,1991年11月,頁29-35。
______,〈何晏玄學新論〉,《鵝湖學誌》22期,1999年6月,頁41-75。
周法高,〈〈吳都賦〉衛權注輯〉,《大陸雜誌》第13卷2期,1956年7 月,頁1-2
季宏、朱永春,〈漢畫像升仙圖中斗拱的文化意義解讀〉,《季宏、朱永春,〈漢畫像升仙圖中斗拱的文化意義解讀〉,《華中建築》2008年26卷第1期,2008年1月,頁24-26。
林素娟,〈漢代感生神話所傳達的宇宙觀及其在政教上的意義〉,《成大中文學報》2010年第28期,2010年4月,頁35-82,
祁立峰,〈「寫志」還是「體物?從江淹〈恨賦〉出發對情感賦「主觀情感客觀化」的考察〉,《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9期,2008年7月,頁41-66。
貢小妹,〈《景福殿賦》與何晏的儒家思想——兼論《景福殿賦主旨》〉,《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2期,2002年3月,頁11-14。
高桂惠,〈由京都賦之發展見魏晉京都之時代精神〉,《魏晉南北朝文學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年11 月,頁165-180。
高莉芬,〈女神與神醫:漢畫像西王母及其配屬鳥形扁鵲圖像考察〉,《東華漢學》2011年夏季特刊,2011年7月,頁97-124。
高藹瑪,〈揚雄的郊祀賦〉,《東方文化》第10卷2期,1972年7月,頁85-118。
張蓓蓓,〈略談文選牽涉的幾個中國文學史問題〉,中國文選研究會主編,《文選與文選學——第五屆文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頁23-51。
梅家玲,〈從長安到洛陽——漢晉賦作中的京都論述及其轉化〉,《西安,歷史記憶與城市文化》,北京:北京大學,2009年3月,頁89-103。
許世瑛,〈〈登樓賦〉句法研究兼論其用韻〉,《國文學報》第1期,1972 年6月,頁69-78。
許東海,〈謝靈運山水詩、賦的「體物寫志」〉,《中正大學學術年刊》第2期,1998年3月,頁1-27。
______,〈變騷與反騷,朱熹對李白《嗚皋歌》的論述與揚雄賦之對讀〉,《濟南大學學報》第28卷,2018年3期,頁82-89。
許愷容,〈和親乎?征伐乎?——再探司馬遷漢匈戰爭的立場與論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32期,2017年10月,頁47-75
郭永吉,〈先秦至西漢博士論考——兼論博士與儒的關係〉,《清華中文學報》第2期,2008年12月,頁63-118。
郭苑平,〈女旅書寫中的時間、空間與自我追尋——重讀班昭〈東征賦〉〉,《東海中文學報》第20期,2008年7月,頁89-104。
陳淑卿,〈「京都賦」淺探——「兩都賦」、「兩京賦」、「三都賦」的異同研析〉,《臺北市師範學院學報》第33期,2002年12月,頁485-498。
陳新雄,〈王粲〈登樓賦〉的用韻與文情關係之研究〉,《兩漢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華嚴出版社,1995年5月,頁394-421。
陳麗桂,〈天命與時命〉,《哲學文化》38卷11期,2011年11月,頁59-82。
陶禹,〈漢晉都邑賦「方志性」的生成與演進〉,《文學評論》2021年第1期,2021年1月,頁170-178。
程磊,〈家園體驗與漢晉紀行賦山水物色的呈現〉,《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6期,2014年1月,頁271-276。
黃舜彬,〈宮殿與歷史,〈魯靈光殿賦〉與〈阿房宮賦〉比較研究〉,《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1卷第2期,2008年9月,頁69-94。
黃漢昌,〈王粲〈登樓賦〉研究〉,《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6卷6期(總183 期),1983年6月,頁53-63。
黃禮科,〈從〈三都賦〉試說左思〉,《暢流》第58卷第9期,1978年12月,頁13-16。
楊合林,〈左思三都賦新探〉,《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1995年6月,頁56-61。
楊儒賓,〈道家的原始樂園思想〉,《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頁125-169。
______,〈黃帝與堯舜——先秦思想的兩種天子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2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99-136。
楊憶湘,〈試析王粲〈登樓賦〉〉,《中國語文》第65卷6期(總390期),1989年12月,頁38-42。
葉月、王啟才,〈班昭《東征賦》女性意識探微〉,《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4期,頁84-90。。
廖蔚卿,〈論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兩大主題,從〈登樓賦〉與〈蕪城賦〉探討「遠望當歸」與「登臨懷古」〉,《幼獅學誌》第17 卷3 期,1983 年5 月,頁88-121。
趙德波,〈試析蔡邕《述行賦》的霖雨意象〉,《濰坊學院學報》第13卷第3期,2013年6月,頁46-49。
齊益壽,〈文心雕龍與文選在選文定篇及評文標準上的比較〉,《古典文學》第三集,臺北:學生書局,1981年,頁101-149。
劉苑如,〈周穆王欲肆其心——《穆天子傳》中的巡遊書寫與事類隱喻〉,《成大中文學報》第38期,2012年9月,頁1-40。
劉德州,〈石渠閣會議與白虎觀會議性質新探〉,《史學集刊》第1期,2010年1月,頁108-112。
蔡輝龍,〈張衡〈西京賦〉所見動植物之考實〉,《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文學院,1996 年12 月,頁947-960。
鄭良樹,〈司馬相如〈子虛〉、〈上林〉二賦的分合問題〉,《故宮學術季刊》第10卷2期,1992年冬,頁103-127。
鄭毓瑜,〈賦體中「遊觀」的型態及其所展現的時空意識——以〈天子遊獵賦)、〈思玄賦〉、〈西征賦〉為主的討論〉,《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文學院,1996年12月,頁411-432
______,〈替代與類推——「感知模式」與上古文學傳統〉,《漢學研究》第28卷第1期,2010年3月,頁35-67。
______,〈類與物——古典詩文的「物」背景〉,《清華學報》第41卷第1期,2011年3月,頁3-37。
鄭蕤,〈王粲〈登樓賦〉創作意識和技巧的研究〉,《臺中師專學報》4 期,1974年4月,頁111-130。
賴錫三,〈道家的神話哲學之系統詮釋——意識的「起源、發展」與「回歸、圓融」〉,《清華學報》新34卷2期,2004年12月,頁327-382。
______,〈《老子》的渾沌思想與倫理關懷〉,《臺大中文學報》49期,2015年6月,頁1-42。
錢志熙,〈張衡和他的〈南都賦〉〉,《文史知識》2008年第5期,2008年5月,頁66-72。
繆哲,〈從靈光殿到武梁祠——漢代帝國藝術的重建〉,《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研究》2018年第3輯,2018年9月,頁26-90。
韓暉,〈《文選》京都賦置首的文化分析〉,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0卷1期,2004年1月,頁76–82。
____,〈《文選》畋獵賦立類相關問題探論〉,《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6卷5期,2010年10月,頁59-64。
簡宗梧,〈〈上林賦〉司馬相如著著作年代之商榷〉,《大陸雜誌》48 卷6 期,1974年6月,頁18-20。
______,〈〈子虛〉〈上林〉賦研究〉,《中華學苑》19期,1977年3月,頁11-55。
顏崑陽,〈漢代「賦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收於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出版,1996年,頁107-135。
______,〈從反思中國文學「抒情傳統」之建構以論「詩美典」的多面向變遷與叢聚狀結構〉,《東華漢學》第9期,2009年6月,頁10-11
嚴克強,〈《昭明文選》畋獵賦之研究〉,《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12卷,2005年7月,頁115-136。
蘇瑞隆,〈世變時移下的紀行與述志,以馮衍〈顯志賦〉為中心的探討〉,《政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12年6月,頁133-160。
〔日〕伊藤正文,〈所謂「紀行」の賦について——「遂初賦」.「北征賦」をめぐる〉,《小尾博士古稀紀念中國學論集》,東京都:汲古書院,1983年,頁57-76。
〔美〕康達維David R. Knechtges,〈班昭東征賦考〉,《辭賦文學論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年,頁 186-195。

四、學位論文
丁涵,《事變風移——漢至唐代紀行賦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論文,2016年。
王楚,《《文選》筆類中皇家立場之探賾》,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高桂惠,《左思生平及其三都賦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年
羅志仲,《文選詩收錄尺度探微》,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