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9.240.12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林思晴
作者(外文):Lin, Sih-Cing
論文名稱(中文):香港友聯刊物之瓊瑤文本研究(1950-1970)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Qiong Yao’s Text in Hong Kong Union Press Publication(1950-1970)
指導教授(中文):王鈺婷
指導教授(外文):Wang, Yu-Ting
口試委員(中文):黃儀冠
王梅香
口試委員(外文):Huang, Yi-Kuan
Wang, Mei-Hsi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100049505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1
中文關鍵詞:瓊瑤香港友聯出版社《中國學生周報》《祖國周刊》《大學生活》
外文關鍵詞:Qiong YaoHong Kong Union PressThe Chinese Student WeeklyChina WeeklyCollege Lif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7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4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欲探究瓊瑤早期於香港友聯出版社所發表之作品。香港友聯出版社的誕生,與五○年代國共內戰後,大批南來文人從中國紛往台港兩地避難、以及世界冷戰局勢中,美國文化冷戰的反共策略有關。友聯出版社成員和台灣部分文人、學者有所聯繫,其發行之刊物《中國學生周報》、《祖國周刊》與《大學生活》成為五、六〇年代台港兩地文壇的交流橋樑。

因編輯的青睞,年輕的瓊瑤於1959年至1964年間,在《中國學生周報》、《祖國周刊》與《大學生活》發表許多短篇小說,這些篇目大部分收錄於《潮聲》及《幸運草》中,但很少研究者將這些短篇小說放置於原本的發表場域中討論,本論文希望重新爬梳瓊瑤如何進入友聯出版社體系,並分析她在友聯刊物中發表的小說呈現哪些風格?其寫作策略為何?相較瓊瑤早期小說風格又有何異同?

本研究也希望補充香港讀者對於瓊瑤六〇年代小說以及改編電影熱潮的評論,因為台灣的研究資料大多以台灣讀者、文壇對瓊瑤的評論為主,本論文以三個刊物中發行量與影響力將對較大的《中國學生周報》為觀察樣本,欲補齊瓊瑤早期於香港活動的軌跡,論文最終的目標是讓瓊瑤短篇小說回到原有的歷史脈絡中討論,希冀增添五○至七○年代台港文學與文化交流研究之不同的面向。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was to investigate Qiong Yao’s early text in Hong Kong Union Press Publication. Hong Kong Union Press was related to the Authors from China after Chinese Civil War, and the American anti-communist strategies in the Cultural Cold War. Many of the Union Press members stayed in contact with some literati and intellectuals in Taiwan. The Union Press publications The Chinese Student Weekly, China Weekly and College Life connected to Hong Kong and Taiwan literary fields from 50s to 60s.

The young Qiong Yao won the editor’s estimation, and The Chinese Student Weekly, China Weekly and College Life published her short novels several times. Some of these short novels were included in the selections from Qiong Yao: Chao Sheng and Xing Yun Cao. However, the investigators rarely put these short novels in its historical context; therefore, my thesis tried to refound how Qiong Yao entry into Hong Kong Union Press system, also tried to analyze her short novels about genre, writing strategy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er early works.

In Taiwan, the Qiong Yao researches usually used local readers’ and commentators’ literary criticism, so this thesis would like to add the Hong Kong readers’ discussion about her novels and films in 60s. By observing on The Chinese Student Weekly, the most influence publication of Union Press, the thesis could add Qiong Yao’s early writing activities in Hong Kong. The final goal of the thesis was to put these short novels at the original historical context, hoping that could increase more aspects of the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aiwan and Hong Kong.
摘 要
目 錄 1
第一章 緒論 2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2
第二節 前行研究回顧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16
第四節 章節架構與內容安排 20
第二章 使命與新生:友聯出版社 23
第一節 歷史的進程 23
第二節 友聯出版社 31
第三節 友聯刊物介紹 38
第四節 小結 53
第三章 愛情王國的雛型:瓊瑤與友聯出版社 55
第一節 進入友聯刊物的契機:文藝版編輯的推薦與賞識 55
第二節 友聯刊物之瓊瑤小說篇目 61
第三節 小說分析與寫作策略 70
第四節 小結 87
第四章 從「友聯」到「皇冠」:瓊瑤評價的起落 89
第一節《中國學生周報》對瓊瑤熱潮的回應與討論 90
第二節 友聯時期:寫作的指導者 98
第三節 皇冠時期:評價的貶抑 103
第四節 小結:從友聯到皇冠 118
第五章 結論 120
參考書目 126

(一)瓊瑤發表於友聯三刊物之短篇小說:

瓊瑤,〈阿唐和他的笛子〉,《中國學生周報》377期,1959年10月9日,第17版。
瓊瑤,〈終身大事〉,《大學生活》5卷13期,1959年11月,頁42-47。
瓊瑤,〈窗外〉,《祖國周刊》29卷2期,1960年1月,頁26-29。
瓊瑤,〈煙〉,《祖國周刊》,29卷11期,1960年3月,頁26-28。
瓊瑤,〈若梅〉,《大學生活》,5卷22期,1960年4月,頁43-49。
瓊瑤,〈孤月〉,《大學生活》30卷6期,1960年5月,頁26-29。
瓊瑤,〈方向〉,《中國學生周報》468期,1961年7月7日,第10版。
瓊瑤,〈夜歸〉,《中國學生周報》,479期,1961年9月22日,第10版。
瓊瑤,〈迷失〉,《中國學生周報》,487期,1961年11月17日,第10版。
瓊瑤,〈謎〉,《中國學生周報》,496期,1962年1月19日,第10版。
瓊瑤,〈婚事〉,《中國學生周報》,506期,1962年3月30日,第10版。
瓊瑤,〈復仇〉,《中國學生周報》,520期,1962年7月6日,第11版。
瓊瑤,〈落魄〉,《中國學生周報》,562期,1963年4月26日,第6版。
瓊瑤,〈黑眸〉,《祖國周刊》,42卷6期,1963年5月,頁20-23。
瓊瑤,〈寫在學生周報十一周年〉,《中國學生周報》175期,1963年7月26日,
瓊瑤,〈木偶〉,《中國學生周報》580期,1963年8月30日,第6版。
瓊瑤,〈藍裙子〉,《祖國周刊》,44卷1期,1963年9月,頁21-24。
瓊瑤,〈尤加利樹.雨滴.夢〉,《祖國周刊》,45卷10期,1964年3月,頁23-24。
瓊瑤,〈亂線〉,《中國學生周報》619期,1964年5月29日,第6版。
瓊瑤,〈亂線(完)〉,《中國學生周報》620期,1964年6月5日,第6版。

(二)專書:

也斯,《也斯的五○年代:香港文學與文化論集》(香港:中華書局,2013)
也斯,《香港短篇小說選 六十年代》(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8)
小思編,《舊路行人 中國學生周報文輯》(香港:次文化出版社,2007)
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否想香港:歷史. 文化. 未來》(台北:麥田出版,1997)
王海威,《借來的時間:香港电影中的上海想象》(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
王鈺婷,《女聲合唱——台灣女性作家群的崛起》(台南:台灣文學館,2012)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陳長官治臺一年來言論及》(台北:台灣新生報印刷廠,1946年)
史文鴻,《媒介與文化(增訂版)》(香港:次文化出版社,1993)
皮埃爾・布爾迪厄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 文學場的生成與結構(新修訂本)》,(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
江少川,《臺港澳文學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吳昊,《文藝・歌舞・輕喜劇》(香港:三聯出版社,2005)
李谷城,《香港報業百年滄桑》(香港:明報,2000)
冼玉儀,《香港文化與社會》(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2005)
易文,《真實的謊話:易文的都市小故事》(香港:中華書局,2013)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商務出版,2006)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
林燿德、孟樊主編,《流行天下:當代台灣通俗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邱貴芬,《日據以來台灣女作家小說選讀,上》(台北:女書文化,2001)
馬傑偉、吳俊雄,《普普香港:閱讀香港普及文化2000~2010》(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12)
張美君,《香港文學@文化研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
張詠梅,《邊緣與中心:論香港左翼小說中的香港 1950-67》(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3)
張徹,《回顧香港電影三十年》(香港:三聯出版社,1989)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台灣:聯經出版社,2015)
梁秉鈞,《香港的流行文化》(台中: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
梁秉鈞,《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三聯出版社,1997)
梁秉鈞,《痛苦中有歡樂的時代:五○年代香港文化》(香港:中華書局,2013)
梁秉鈞、許旭筠、李凱琳編,《香港都市文化與都市文學》(香港:香港故事協會,2009)
梁秉鈞、黃淑嫻,《香港文學電影片目 1913-2000》(香港:嶺南學院現代中文文學研究中心,2005)
梁秉鈞、黃淑嫻、沈海燕,《香港文學與電影》(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2)
清和,《與你同在:瓊瑤詩歌賞析》(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0)
游勝冠編,《媒介現代:冷戰中的台港文藝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里仁,2016)
郭靜寧、歐陽鳳琪,《香港影片大全 第七卷》(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2010)
郭靜寧、歐陽鳳琪,《香港影片大全 第六卷》(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2007)
郭靜寧、歐陽鳳琪,《摩登色彩:邁進1960年代》(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2008)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 上》(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
陳炳良,《香港文學探賞》(台中: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
陳國偉,《類型風景——戰後台灣大眾文學》(台南:台灣文學館,2013)
陳國球,《文學香港與李碧華》(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
陳國球,《感傷的旅程:在香港讀文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3)
陳康芬,《斷裂與生成:台灣五〇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台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2)
陳彬彬,《瓊瑤的夢:瓊瑤小說研究》(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4)
陳智德,《都市蜃樓:香港文學論集》(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
陳智德,《解體我城:香港文學 1950-2005》(香港: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2009)
陳麗芬,《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臺灣到香港》(台中: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0)
陶然,《香港文學文論選:面對都市叢林》(香港:香港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
陶德宗,《百年中華文學中的臺港文學》(香港:巴蜀書社,2003)
傅葆石,《香港的「中國」邵氏電影》(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1)
焦雄屏,《李翰祥:臺灣電影的開拓先鋒》(台北:躍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
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新北市:稻鄉出版社,2012)
須文蔚,《臺灣文學傳播論》(台北:二魚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黃愛玲,《邵氏電影初探》(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2003)
黃愛玲,《風花雪月李翰祥》(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2007)
黃愛玲,《國泰故事》(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2002)
黃愛玲,《現代萬歲:光藝的都市風華》(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2006)
黃愛玲、李培德,《冷戰與香港電影》(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2009)
黃維樑,《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一九九九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91)
廖金鳳,《邵氏影視帝國:文化中國的想像》(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劉登翰,《香港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劉蜀永,《簡明香港史(新版)》(香港:三聯出版社,2009)
潘亞暾,《香港文學史》(福建:鹭江出版社,1997)
鄭樹森、黃繼持、盧瑋鑾,《香港新文學年表[1950-1969]》(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0)
盧瑋鑾、熊志琴,《香港文化眾聲道 1》(香港:三聯書店,2014)
盧瑋鑾、熊志琴,《香港文化眾聲道 2》(香港:三聯書店,2017)
盧瑋鑾、熊志琴,《雙程路中西文化的體驗與思考 1963-2003》(香港:牛津,2010)
盧瑋鑾訪問、熊志琴紀錄,《雙程路:中西文化的體驗與思考 1963-2003》(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
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香港文學研究小組,《書寫香港@文學故事》(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08)
應鳳凰,《五○年代臺灣文學論集:戰後第一個十年的臺灣文學生態》(高雄:春暉出版社,2007)
戴錦華,《電影理論與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鍾寶賢,《香港影視業百年》(香港:三聯出版社,2011)
瓊瑤,《我的故事》(台北:皇冠,1990)
瓊瑤,《幸運草》(台北:皇冠,1964)
瓊瑤,《船》(台北:皇冠,1965)
瓊瑤,《寒煙翠》(台北:皇冠,1966年)
瓊瑤,《窗外》(台北:皇冠,1963)
瓊瑤,《紫貝殼》(台北:皇冠,1965)
瓊瑤,《潮聲》(台北:皇冠,1966)
羅孚,《香港文化漫遊》(香港:中華書局,1993)

(三)期刊論文:

王軍,〈淪陷時期《萬象》雜誌的文學風貌〉,《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卷2期(2008),頁59-63。
王晉民,〈論有香港特色的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兼談「綠背」文化〉,《香港文學》162期(1998),頁6-15。
王梅香,〈台灣文學做為作品社會學研究對象的發展與可能〉,《社會分析》9期(2014),頁111-149。
王鈺婷,〈五〇年代台港跨文化語境:以郭良蕙其香港發表現象為例〉,《台灣文學學報》26期(2016),第133-152頁。
王鈺婷,〈文化與青年——謝冰瑩於《中國學生周報》之作品研究〉,《國文天地》365期(2015),頁45-50。
王鈺婷,〈冷戰局勢下的台港文學交流——以1955年「十萬青年最喜閱讀文藝作品測驗」的典律化過程為例〉,《中國現代文學》19期(2011),頁83-114。
王鈺婷,〈美元文化下文學流通與文化生產——以五〇、六〇年代童真於香港創作發表為討論核心〉,《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1期(2015),頁107-129。
王鈺婷,〈語言政策與女性主體之想像——解讀《中央日報・婦女與家庭週刊》中女性散文家之美學策略〉,《臺灣文學研究學報》7期(2008),頁45-77。
王鈺婷,〈鳳凰樹影下的童真〉,《文訊》347期(2014),頁99-102。
王劍叢、吳小攀,〈故人乘鶴走了,悲哉——悼念王敬羲先生〉,《城市文藝》34期(2008)頁44-46。
史書美,〈Hong Kong Literature as Sinophone Literature〉,《現代中文文學學報》8.2&9.1期(2008),頁12-18。
李洛霞,〈可否沙裡淘金,再作評價?──訪蔡炎培,談三毫子小說〉,《城市文藝》5卷2期(2010),頁24-27。
李敖,〈沒有窗,哪有「窗外」〉,《文星》93期(1965),頁4-15。
孫藝風(Yi-Feng Sun),〈Tran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of Eileen Chang in the 1950s Hong Kong〉,《現代中文文學學報》11期(2013),頁15-32。
孫藝風(Yi-Feng Sun);黃淑嫻(Shuk-Han Wong),〈Special Issue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1950s From Mainland China to Hong Kong〉,《現代中文文學學報》11期(2013),頁9-14。
張瑞芬,〈琦君散文及五〇、六〇年代女性創作位置〉,《臺灣文學學報》6期(2005),頁121-157。
張道藩,〈《文藝創作》發刊詞〉,《文藝創作》1期,台灣:文藝創作出版社(1951),頁1-2。
梁秉鈞(Ping-Kwan Leung),〈一九五七年,香港〉,《現代中文文學學報》9期(2009),頁184-195。
梅家玲,〈戰後初期台灣的國語運動與語文教育―以魏建功與臺灣大學的國語文教育為中心〉,《臺灣文學研究集刊》7期(2010),頁125-159。
盛紫娟,〈《中國學生周報》點滴〉,《文學評論》12期(2011),頁83-87。
陳建忠,〈「美新處」(USIS)與台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國文學報》52期(2012),頁211-242。
陳建忠,〈在浪遊中回歸:論也斯環台遊記《新果自然來》與一九七○年代台港文藝思潮的對話〉,《現代中文文學學報》11期(2013),頁118-137。
陳建忠,〈流亡在香港——重讀張愛玲的《秧歌》與赤地之戀〉,《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3期(2011),頁275-311。
曾心儀,〈錯誤的美學觀點築起的文學危樓——試評瓊瑤小說「月朦朧鳥朦朧」〉,《書評書目》62期(1978),頁122-130。
須文蔚,〈余光中在一九七○年代台港文學跨區域傳播影響論〉,《臺灣文學學報 》19期(2011),頁163-190。
黃美娥,〈聲音.文體.國體-戰後初期國語運動與臺灣文學(1945-1949)〉,《東亞觀念史集刊》3期(2012),頁223-270。
黃英哲,〈魏建功與戰後台灣「國語」運動(1946-1948)〉,《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期(2005),頁84-98。
黃儀冠,〈台灣言情敘事與電影改編之空間再現:以六○至八○年代文化場域為主〉,《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4期(2009),頁135-164。
黃儀冠,〈言情敘事與文藝片——瓊瑤小說改編電影之空間形構與現代戀愛想像〉,《東華漢學》19期(2014),頁329-372。
廖金鳳,〈瓊瑤電影意義的「產生與停滯」之初探〉,《藝術學報》58期(1996),頁347-358。
趙綺娜,〈觀察美國-台灣菁英筆下的美國形象與教育交換計畫,1950-1970〉,《臺大歷史學報》48期(2011),頁98。
劉以鬯,〈五十年代初期的香港文學──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七日在「香港文學研討會」上的發言〉,《香港文學》6期(1985),頁13-18。
慕容羽軍,〈五十年代的香港文學概述〉,《文學研究》8期(2007),頁175-176。
慕容羽軍,〈五十年代浮現的香港文學〉,《文學研究》6期(2007),頁106-112。
樊善標,〈從香港《大公報・文藝》(1938-1941)編輯策略的本地面向檢討南來文人在香港的實績說〉,《台灣文學研究》6期(2014),頁281、283-316。
鄭樹森、盧瑋鑾、黃繼持,〈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現象三人談——導讀《香港新文學年表(一九五零至一九六九年)》〉,《中外文學》28卷10期(2000),頁11-39。
盧瑋鑾,〈香港文學研究的幾個問題〉,《香港文學》48期(1988),頁9-15。
應鳳凰,〈香港文學傳播臺灣三種模式:以冷戰年代為中心〉,《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74期(2013),頁4-10。
應鳳凰〈台灣五十年代詩壇與現代詩運動〉,《現代中文文學學報》4卷1期(2007),頁65-100。
謝世宗,〈性別圖像與階級政治:否想施叔青《香港三部曲》,《中國現代文學》19期(2011),頁165-190。
謝其章,〈張愛玲和《萬象》鬧翻的因由〉,《文學研究》8期(2007),頁136-145。
瓊瑤,〈雲影〉,《晨光》3卷8期(1955)。
蘇偉貞,〈不安、厭世與自我退隱:南來文人的香港書寫──以一九五○年代為考察現場〉,《中國現代文學》第19期(2011),頁25-54。

(四)專書之篇章、已出版論文集之論文:

王鈺婷,〈女性書寫的「想像社群」——「省婦協」到「婦協」的女性結盟〉,收錄於中國婦女寫作協會編著,《泱泱女聲1:我們的一百年 中國婦女寫作協會史料集》(台灣:中國婦女寫作協會,2011),頁3-10。
王德威,〈一種逝去的文學?——反共小說新論〉,《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1998),頁144。
向陽,〈打看意識型態地圖——回看戰後台灣文學的媒介運作〉,收錄於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1994),頁73-105。
吳兆剛,「力拓墾,孕育新苗:《中國學生周報》文藝版創作園地」,載於梁秉鈞、陳智德、鄭政恒編《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香港:匯智出版,2011)頁277-281。
林海音,〈沒有組織的組織〉,《剪影話文壇》(北京:中國友誼出版,1987),頁60-70。
張誦聖,〈第二章 現代主義文學潮流的崛起〉,《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台北:聯經,2015),頁43-76。
梁秉鈞,〈一九五〇年代香港文化的意義〉,收錄於梁秉鈞、黃淑嫻主編《痛苦中有歡樂的時代 五〇年代香港文化》(香港:中華書局,2013),頁3-11。
陳正茂,〈第三勢力運動與《自由陣線》的初試啼聲——謝澄平〉,收錄於《逝去的虹影:現代人物述評》(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頁203-212。
陳冠如,〈「跨界而生」:1960年代台港互塑下的光影——以《船》、《寒煙翠》為分析對象〉,收錄於《第九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凝望海洋與島嶼》(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頁40-61。
陳建忠,〈1950年代台港南來作家的流亡書寫:以趙滋蕃與柏楊為中心〉,收錄於《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台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台文所,2011),頁455-483。
黃淑嫻,〈從流行文學的改編看邵氏與電懋——杜寧和瓊瑤的例子〉,收錄於《邵氏電影初探》(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2003年),頁173-182。
劉以鬯,〈三十年來香港與台灣在文學上的相互聯繫〉,收錄於劉以鬯《暢談香港文學》(香港:獲益出版事業,2002),頁78-96。
鄭樹森,〈談四十年來香港文學的生存狀態——殖民主義、冷戰年代與邊緣空間〉,收錄張寶琴、邵玉銘、瘂弦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灣:聯合文學出版社,1997)。
聶華苓,〈爐邊漫談〉,收錄於柏楊編《對話戰場》(台北:林白,1990)年,頁31-32。

(五)學位論文:

王梅香,《肅殺歲月的美麗╱美力?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台南:成大台文所碩論,2005)
王梅香,《隱蔽權力: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文學(1950-1962)》,(新竹: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
王鈺婷,《抒情之承繼,傳統之演繹-五○年代女性散文家美學風格及其策略運用》,(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吳兆剛,《五十年代《中國學生周報》文藝版研究》(香港:嶺南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2007)
吳佳馨,《1950年代台港現代文學系統關係之研究:以林以亮、夏濟安、葉維廉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林欣儀,《台灣戰後通俗言情小說之研究──以瓊瑤60-90年代作品為例》,(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翁柏川,《「軍中三劍客」的文學創作與活動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文所博士論文,2017)
張俐璇,《兩大報文學獎與台灣文壇生態之形構》(台南:成功大學台文所碩論,2007)
許哲銘,《言情小說中的女性身體政治─瓊瑤小說與九○年代後言情小說之比較》(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許瓊珍,《瓊瑤六零年代小說敘述策略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
陳儀珊,《瓊瑤自作改寫研究──以「梅花三弄」系列為例》(台中: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曾鈴月,《女性、鄉土與國族──戰後初期大陸來台三位女作家小說作品之女性書寫及其社會意義初探》,(台中:靜宜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黃鈺萱,《台灣文學場域中的「香港」──以鍾曉陽、西西、董啟章為例》(新竹:清華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11)
楊斯淳,《1965年至1983年的瓊瑤電影美術設計研究》(台南: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論文,2011)
葉雅玲,《流行文化與文學傳播——《皇冠》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
廖秋芬,《瓊瑤大眾言情小說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廖翠筠,《集錦式的夢幻愛情─瓊瑤電影海報設計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謝靜宜,《瓊瑤文學接受現象研究》(台北: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韓秀利,《大陸播放台灣瓊瑤電視連續劇之社會意義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顏訥,《台灣香港存在主義文學傳播現象--以五○至七○年代現代主義文學報刊與書籍為對象》(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六)報刊文章︰

也斯,〈解讀一個神話?——試談《中國學生周報》〉,《博弈月刊》14期,1988年10月,頁103-104。
于還素,〈台灣的電影水準〉,《中國學生周報》第676期,1965年7月2日,第11版。
五柳士,〈煙雨濛濛評介〉,《中國學生周報》727期,1966年6月24日,第4、12版。
友聯出版社,〈介紹我們的社徽〉,《祖國月刊》9卷1期,1955年1月,第3-4頁。
方清,〈活潑潑的亦舒〉,《中國學生周報》第939期,1970年7月17日,第12版。
王文興,〈丁大夫(短篇小說比賽入選佳作)〉,《大學生活》4卷8期,1958年12月,頁53-58。
王文興,〈守夜(本刊助學徵文入選作品)〉,《大學生活》3卷12期,1958年4月,頁53-56。
王敬羲,〈女作家與歌女的世界〉,《中國學生周報》第788期,1967年8月25日,第4版。
王敬羲,〈我們往哪裡去?〉,《中國學生周報》第746期,1966年11月4日,第4版。
王敬羲,〈我讀「變」(上)〉,《中國學生周報》776期,1967年6月2日,第4版。
王敬羲,〈我讀「變」(中)〉,《中國學生周報》777期,1967年6月9日,第4版。
王敬羲,〈我讀「變」〉,《中國學生周報》778期,1967年6月16日,第4版。
王敬羲,〈書評人‧文學創作‧香港〉,《中國學生周報》第753期,1966年12月23日,第4版。
王敬羲,〈暢銷小說〉,《中國學生周報》774期,1967年5月19日,第4版。
史筆,〈從瓊瑤剪綵說起〉,《當代文藝》33期,1968年8月,頁8-9。
司明,〈從瓊瑤的啟事談起〉,《新生晚報‧新趣》,1966年8月2日,第5版。
司馬中原,〈篝火〉,《中國學生周報》,1959年8月21日,第370期,第12版。
本刊資料室,〈一年大事圖解(上)〉,《祖國周刊》1卷1期,1953年1月,第2頁。
本刊資料室,〈七年來美國的遠東政策〉,《祖國周刊》1卷3期,1953年1月,第14-15頁。
本刊資料室,〈廣州漁民的憤怒〉,《祖國周刊》4卷14期,1953年12月14日,第6頁。
石琪,〈一度夕陽 兩度夕陽〉,《中國學生周報》第763期,1967年3月3日,第11版。
在胡,〈談「六個夢」〉,《中國學生周報》739期,1966年9月16日,第4、2版。
朱西甯,〈賊(短篇小說比賽第一名)〉,《大學生活》4卷7期,1958年11月,頁41-50。
朱君,〈從六個夢說起〉,《中國學生周報》第730期,1965年7月15日,第4版。
江詩呂,〈瓊瑤的影响〉,《中國學生周報》第728期,1966年7月1日,第4版。
羊凡,〈菟絲花〉,《中國學生周報》第713期,1966年3月18日,第11版。
吳平,〈周報的回憶〉,《博益月刊》14期,1988年10月,頁145。
吳平,〈這幾天來……〉,《中國學生周報》988期,1971年6月25日,第2版。
吳平,〈認識這個社會!〉,《中國學生周報》1004期,1971年10月15日,第1版。
吳崇蘭,〈珍尼的悲哀〉,《大學生活》1卷4期,1955年8月,頁58-62。
岑春暉,〈薦「北窗下」〉,《中國學生周報》732期,1966年7月29日,第4版。
岑逸飛,〈情緒飢饉與流行小說〉,《中國學生周報》第928期,1970年5月1日,第3版。
李怡芸、許文貞專訪,〈窗外母女險斷絕 幾度夕陽紅兩人築夢〉,《中國時報》,2018年2月26日,第A16版。
李怡芸、許文貞專訪,〈瓊瑤談婚姻 勉強維持是大錯〉,《中國時報》,2018年2月26日,第A16版。
李昂,〈瓊瑤‧書‧帖翻版〉,《新生晚報‧新趣》,1966年8月5日,第5版。
孟愷,〈現在台灣的女作家〉,《祖國周刊》7卷5期,1954年8月2日,頁21-25。
欣欣,〈後之以瓊瑤〉,《新生晚報‧新趣》,1969.8.12,第5版。
畏如,〈讀瓊瑤「寒烟翠」兼談寫作問題〉,《文壇》267期,1968年3月,頁128-130。
盈若思,〈論瓊瑤的小說〉,《海光文藝》4期,1966年4月,頁2-11。
盈若思,〈瓊瑤的短篇小說〉,《海光文藝》5期,1966年5月,頁10-14。
秋貞理,〈關於「保存中國文化」問題〉,《中國學生周報》447期,1961年2月10日,第2版。
秋貞理,〈續 關於「保存中國文化」問題〉,《中國學生周報》448期,1961年2月17日,第2版。
胡菊人,〈慶祝創刊10周年紀念〉,《中國學生周報》523期,1962年7月27日,第1版。
胡菊人,〈鴕鳥文學〉,《中國學生周報》第704期,1966年1月14日,第4版。
圈外人,〈菟絲花與養鴨人家〉,《當代文藝》4期,1966年4月。
張秀亞,〈我的寫作經驗〉,《大學生活》1卷3期,1955年7月,頁51-54。
望,〈報慶雜感〉,《中國學生周報》第732期,1966年7月29日,第8版。
梁良,〈國片四位導演近貌 上篇〉,《中國學生周報》第1120期,1974年3月20日,第10版。
梁良,〈國片四位導演近貌 上篇〉,《中國學生周報》第1120期,1974年3月20日,第10版。
盛紫娟,〈《中國學生周報》點滴〉,《文學評論》12期,2011年2月,頁83-87。
盛紫娟,〈道謝與致歉〉,《中國學生周報》470期,1961年7月21日,第6版。
許賢,〈課外閱讀種種〉,《中國學生周報》第809期,1968年1月19日,第7版。
郭良蕙,〈一雙棉鞋(完)〉,《中國學生周報》203期,1956年6月8日,第8版。
郭良蕙,〈一雙棉鞋〉,《中國學生周報》202期,1956年6月1日,第8版。
郭良蕙,〈金鐲 (上)〉,《中國學生周報》160期,1955年8月12日,第9版。
郭良蕙,〈金鐲 (下)〉,《中國學生周報》161期,1955年8月19日,第9版。
郭良蕙,〈尋夢者〉,《大學生活》1卷8期,1955年12月,頁38-45。
郭晉秀,〈聚媽 (上)〉,《中國學生周報》176期,1955年12月2日,第6版。
郭晉秀,〈聚媽 (下)〉,《中國學生周報》177期,1955年12月9日,第6版。
陳任,〈《周報》舊事〉,《大公報》,1997年10月13日,第E7版。
琦君,〈漫談創作〉,《大學生活》2卷4期,1956年8月,頁30-33。
童真,〈老樹濃蔭〉,《中國學生周報》325期, 1958年10月10日,第10版
黃子程,〈我和《中國學生周報》——總編輯劉耀權的回顧〉,《博益月刊》14期(1988),頁114。
黃志,〈國語片影評兩則 一、庭院深深〉,《中國學生周報》第990期,1971年7月9日,第10版。
新編,〈歡迎投稿〉,《中國學生周報》681期,1965年8月6日,第6版。
楊城,〈趕快恢復自尊與自信〉,《中國學生周報》第812期,1968年2月9日,第3版。
編者,〈一個新的開始——談周報的改版〉,《中國學生周報》1111期,1973年11月5日,第1版。
編者,〈不可忽視中文〉,《中國學生周報》45期,1953年5月29日,第1版。
編者,〈出版自由保衛戰〉,《祖國周刊》22卷5期,1958年4月14日,第3頁。
編者,〈本報讀者意見總答覆〉,《中國學生周報》195期,1956年4月13日,第1版。
編者,〈是壞消息,也是好消息,周報改版了!〉,《中國學生周報》1110期,1973年10月26日,第8版。
編者,〈苦難中的偉大祖國〉,《祖國周刊》1期,1953年1月5日,第4頁。
編者,〈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內政部無理撤銷本刊內銷登記〉,《大學生活》8卷11期,1962年10月。
編者,〈第一年的里程碑〉,《大學生活》12期,1956年4月,第100頁。
編者,〈第五卷的回顧〉,《祖國周刊》64號,1954年11月,頁26。
編者,〈創刊詞 負起時代責任〉,《中國學生周報》1期,1952年7月25日,第1版。
編者,〈發刊詞 生活與「大學生活」〉,《大學生活》1期,1955年4月10日,第2頁。
編者,〈新苗的期望〉,《中國學生周報》157期,1955年7月22日,第4版。
編者,〈寫在第一卷之後〉,收錄於《祖國周刊》第一卷合訂本後。1953年4月訂。
編者,〈廣告頁〉,《中國學生周報》539期, 1962年11月16日,第11版。
編者,〈編者的話〉,《大學生活》9卷21期,1964年3月21日。
編者,〈編者的話〉,《祖國月刊》1期,1964年4月,第2頁。
編者,〈鍾倫納怒斯抗議書〉,《中國學生周報》1005期,1971年10月22日,第2版。
編者,〈讀者 作者 編者〉,《祖國周刊》20卷6期,1957年11月4日,第5頁。
編輯,〈關於「徵文」的報告〉,《祖國周刊》12卷1期,1955年10月。
學壇,〈不可忽視中文〉,《中國學生周報》45期,1953年5月29日,第1版。
盧瑋鑾,〈香港早期新文學發展初探〉,《星島晚報》,1984年2月4日,頁11。
錢穆,〈敬告流亡海外的中國青年〉,《中國學生周報》36期,1953年3月27日,第2版。
謝冰瑩,〈小箱子〉,《中國學生周報》272期,1957年10月4日,第8版。
謝冰瑩,〈怎樣學習古文?〉,《大學生活》1卷4期,1955年8月,頁14-16。
謝冰瑩,〈故鄉〉,《中國學生周報》264期,1957年8月9日,第8版。
瓊瑤,〈安靜的小貓〉,《文藝世界》5期,1971年5月,頁120-123。
瓊瑤,〈作育英才〉,《文藝世界》2期,1970年12月,頁47-56。
瓊瑤,〈村居垂釣〉,《生活雜誌》1期,1966年8月,頁16。
瓊瑤,〈胡塗爸爸〉,《文藝世界》6期,1971年6月,頁113-115。
瓊瑤,〈婚事〉,《中國學生周報》,506期,1962年3月30日,第10版。
瓊瑤,〈欲擒故縱〉,《文藝世界》創刊號期,1970年11月,頁52-63。
瓊瑤,〈短離〉,《文藝世界》3期,1971年,頁118-121。
瓊瑤,〈雲影〉,《晨光》3卷8期,1955年10月。
瓊瑤,〈舞〉,《文藝世界》4期,1971年,頁122-128。
瓊瑤,〈關於影評「菟絲花」與「養鴨人家」牽涉本人部份之辨正〉,《當代文藝》5期,1966年5月,頁164-165。
羅卡,〈船的方向〉,《中國學生周報》第794期,1967年10月6日,第11版。
羅卡口述,〈羅卡回首話電影〉,《博益月刊》14期,1988年10月,頁134。
蘇雪林,〈中印文學關係研究跋〉,《大學生活》4卷9期,1959年1月,頁39-44。
蘇雪林,〈我怎樣開始研究屈賦〉,《大學生活》1卷3期,1955年7月,頁12-16。
蘇雪林,〈論中國舊小說〉,《大學生活》5卷1期,1959年5月,頁3-14。
露晞,〈我的閱讀趣味〉,《中國學生周報》第780期,1967年6月30日,第8版。
顧耳,〈李翰祥的奮鬥〉,《中國學生周報》第890期,1969年8月8日,第11版。
顧耳,杜杜,陸離記錄,〈李行的路 李行訪問記續完〉,《中國學生周報》第900期,1969年10月17日,第11版。
顧耳記錄,〈李行的路 李行訪問記〉,《中國學生周報》第899期,1969年10月10日,第11版。

(七)研討會:

邱庭傑,〈重讀黃碧雲小說中的魯迅身影——以〈失城〉、〈豐盛與悲哀〉有關「希望」的思考為中心〉,《「鯤海驪珠:港台文學與文化」研究生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台文所、台聯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合辦,2016)。
留婷婷,〈流轉華年、行走港都——論辛其氏《紅格子酒鋪》的人物書寫與地方意象〉,《「鯤海驪珠:港台文學與文化」研究生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台文所、台聯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合辦,2016)。
須文蔚,〈馬朗五○、六○年代的雙城——以台港現代主義文學跨區域傳播為焦點〉,《香港: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國際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0)。
樊善標,〈香港資本主義發達時代的散文——本土、CAMP、鄧小宇〉,《第二屆從誤讀、流變、對話到創意國際學術研討會:戰後台灣、香港、馬華文學場域的形成與變遷會議》(台灣:國立台灣文學館,2016)。
駱倩鳴,〈重探九十年代以降香港文學中的「失城」主題——以董啟章與潘國靈小說作品為例〉,《「鯤海驪珠:港台文學與文化」研究生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台文所、台聯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合辦,2016)。
顏訥,〈五〇年代南來文人的「中國想像」與「香港經驗」〉,《第十一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台灣:中正大學,2012)。

(八)電子媒介:

「香港文學資料庫」http://hklitpub.lib.cuhk.edu.hk/
關平,〈「友聯」的前因後果〉,刊載於個人部落格《書與人》,日期:2014年8月28日,網址:http://ckwan2007.blogspot.tw/2014/08/blog-post_28.html。
許定銘,〈許定銘:從書影看香港文學之十〉,刊載於《香港文化資料庫》,網址:http://hongkongcultures.blogspot.tw/2015/07/blog-post_26.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