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1.13.4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曹官力
作者(外文):Tsao, Kuan-Li
論文名稱(中文):燕樂・觀酺・慶壽—盛清宮廷承應戲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Banquet Music, Festival Watching, and Birthday Party: A Study of Imperial Court Drama in High Qing
指導教授(中文):劉人鵬
王安祈
指導教授(外文):Liu, Jen-Peng
Wang, An-chi
口試委員(中文):李豐楙
王璦玲
林鶴宜
口試委員(外文):Lee, Fong-Mao
Wang, Ay-Ling
Lin, Ho-Yi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100041804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80
中文關鍵詞:燕樂觀酺慶壽宮廷承應戲儀式劇
外文關鍵詞:Banquet MusicFestival WatchingBirthday PartyImperial Court DramaRitual Pla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2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書分作上、下二編,各有兩個單元,總共四大題。

上編主要探究清宮戲曲的禮樂之制,使用材料涉及《大清會典》、欽定樂書與《萬壽盛典》等大部頭的經史典籍,討論承應戲曲在宴樂位置上與不同筵宴場合中的呈現。

第一單元「從燕樂俗曲的流變與樂制差異探討承應戲的生存位置」,以論述清代康、雍、乾、嘉四部不同時期出版之《大清會典》的修法過程為軸心主幹,輔以《大清會典則例》、《大清會典事例》,開端則使用清初制度承襲自明代之《大明會典》,探究明清典章制度裡的燕饗儀注之中,燕樂俗曲的流變歷程及其與「戲曲」的關聯性,不僅是為了辨明承應戲在典章中的邊緣之「位」,更要闡述它之所以能「置」入燕樂一脈的內在要因,即從明代「隊舞承應」到乾隆朝建置「樂部」的復古改制中對燕樂採「戲曲」,樂舞逐漸演變成承應戲的構造關係。民間進呈宮廷的原創劇作因為收入個人集、劇選集得以出版,或因留有稿本、乃至於有掌故、筆記的傳聞記載,而得以聚集一批嘗試過宮廷承應戲編創的作者群體。反觀清代內廷唯在帝王「制禮作樂」的脈絡中才能夠進一步縮小翰林學士創作團隊,找到知音,故以盛清三朝皇帝主持《律呂正義》、《南詞定律》、《律呂正義後編》的欽定樂書成書背景做為說愛樂皇帝與編劇翰林故事的基礎,並探討不同世代間的樂制差異。

第二單元「盛清宮廷內外萬壽筵宴演劇之研究」從清代太平盛世應運康、乾二朝「萬壽盛典」而生的兩部典籍出發,以「宴飲制度」切入,討論清宮由外而內兩大場域裡頭的筵宴之禮樂,即「千叟宴」、「大酺」辦桌流水席與非檻內人不得其門而入涉及外藩筵宴與家宴的「宮內壽宴」它們的預宴者會在宴席上所看之表演呈現,旁及論述與萬壽節慶相關所舉行的其它宴會。首先,以康熙六旬萬壽首度舉行的老人宴和康、乾三次千叟宴為例,在儀注與盛典典籍備載的比較下,發現至少乾隆五十週年的千叟宴上唱戲是以歌曲詞的修辭進入典章。再者,唐宋觀酺傳統在清代復活更發展出所謂「大酺樂」,在典籍中擁有專章,是向宮外延伸的各式點景,並探討乾隆皇帝對民間與宮廷優伶的慰勞辦桌,流水席作為大酺樂可成的必備條件。接下來以三朝帝后《萬壽圖》為研究對象,聚焦於康、乾〈圖記〉、〈圖說〉中御道兩旁點景演劇的劇目與具體劇、曲本的發現,以及崇慶皇太后六旬萬壽圖的與眾不同處。所幸者,宮內壽宴由於外國使者的來訪則有較多的記載,以朝鮮《燕行錄》為主,加諸越南使者乃至於英國使節回憶錄,討論《九九大慶》的劇目、製作與萬壽盛典的總行程安排。

下編分做兩個單元,一為各種官民進呈的承應戲劇作家與作品的介紹,以及,二,對現存戲曲加以議題式考辨,鑑識出兩種當屬為清宮應制的傳奇作品,是為延伸性質的研究。

第一單元,在介紹進呈戲曲的各章裡面,除了《裘璉萬壽無疆昇平樂府》是康熙五十二年皇帝六旬萬壽所獻之劇外,其餘各劇作皆是與另一大盛典有關,即南巡盛典。姚燮的戲曲選本《復莊今樂府選》收有「衢歌」類項下的五個劇本,其所收者皆是江南官民編創的南巡承應戲,在正宮、行宮乃至於江南迎鑾駕的各式檔子上呈演的劇碼,謹先拈出屬於康、乾時期的四劇為例,分別係擊壤民、曹寅、厲鶚、王文治四人之作。又,由於應制詩文集《鳳池集》破天荒地在卷之十以「詞餘」為類目,將張潮所作的一套曲作《凱旋曲》編選進來,為有清一代「自古所無之創例」,筆者進而追溯到張潮原作《筆歌》,並額外探討《鳳池集》的兩位選錄、編輯者在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上與張潮之交集。在《北京大學圖書館藏程硯秋玉霜簃戲曲珍本叢刊》發現的揚州迎鑾戲四齣,筆者考證在乾隆二十七年,亦是南巡創作,筆者希望本劇可以與今存於民間的吉慶扮仙例戲展開可能的交流對話,故名「四齣連」。

第二單元為「承應戲創作的延伸研究」,試圖辯證兩部傳奇《長生殿》與《廣陵勝蹟》為康、乾二朝宮廷所作。

第一篇鑑識洪昇的《長生殿》。如果我們再從上述「獻戲」的脈絡重新思索《長生殿》的創作意識,筆者提出洪昇期盼藉由莊親王作為媒介再把作品進呈「終極讀者」康熙帝之關鍵,是其與友人於詩文、序跋、題詞內所透露出劇作家選角擇材的帝王意識和運用香草美人之抒情傳統。而在王府與宮廷演劇的皇室交流範疇中,《長生殿》定譜者徐麟《慶千秋壽劇》的發現則間接證實此一時代背景。

第二篇鑑識周壎的《廣陵勝蹟》。其中第三齣〈花瑞〉劇演北宋時揚州「四相簪花」典故,戲仿《牡丹亭・冥判》的報花名式的音樂感,把花間四友「淨化」成聯詩四相,疊合揚州古今詩會的時空場景,寄託個人仕宦心志,故而能轉化成為花神立祠的儀式劇,敷演於茶宴承應。更效仿〈冥判到任〉的宮廷特殊口味,也十分符合判官戲本在民間即有鎮台驅邪、還願、祝福呈祥之作用。本劇八種曲前保留傳奇體製副末的〈開場〉,交代了創作緣起「五星聯珠」天文奇觀,並以漕運總督和南巡演劇之間的關係,探討作者在楊錫紱的幕下進行《廣陵勝蹟》的創作背景,並以暗合清代宮廷演劇文化「開、團場」的承應戲規制的〈燈遊〉、〈佛輪〉二齣分析,檢測這個劇本在「南巡和壽慶」雙重意義的展現。
This book was a study for Chinese imperial court drama in Qing dynasty. It is edited to two parts which have two units for each, so that have four topics.

Part I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erial court drama and ceremony music in High Qing, especially puts focus on the ritual dramas and their banquet site in the different occasions such as wedding and birthday party. I use the administrative code like Da Qing huidian to find out where was drama placed in Kangxi, Yongzheng, and Qianlong three Emperors’ banquet music making history. Furthermore, if we add the royal music scores and musical works like Lulu Zhengyi in to rebuilt the context of ceremony music in the court, we could acknowledge three Emperors are all music lovers, even theater connoisseurs, then the music contributors who are scholars and officials might be a court drama playwright also.

Holding a birthday party for Emperors or his mother is the biggest national ceremony. In Chinese tradition we can trace from Tang Dyansty, the emperor should feast their people as son, and watch festival that places many temporary song stages and drama theaters called Dapu music outside the palace. Not only we compared the Da Qing huidian and official ceremony book, entititled Wanshou Shengdian, plus diplomatic envoys’ poems, but also re-examine the two essays, which belong Kangxi’s sixtieth and Qianlong’s Eightieth recording festival paintings Wanshou tu, to figure out the court drama on Thousands Elders banquet and Dapu on the royal road. Besides, inside the palace, there are Korean diplomatic envoys who attended in the imperial birthday celebration had written down every single ritual drama on a program list, those dramas as a group called Ninety-nine Celebration.

Part II introduce court dramas which provided by local officials and literatures in the area of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Jiangnan. While the Emperor Kangxi and Qianlong tours to Southern China, sometimes combines their mother’s birthday, people always prepares folk ritual drama for welcoming the royal touring team in this national ceremony. Most of these plays I introduce in this book would perform on the temporary stages and platforms named Dangtze, and maybe some of them had performed in Jiagnan’s dwelling palaces. The last unit is: how to examine a play script if it is a imperial court drama? Hong Sheng wrote his ideal emperor type from his heart deeply, so 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is a masterpiece that was invited by prince Zhuang and performed in palace until the end of Qing. Zhou Xun’s Guangling Shengji probably was a project invited by Viceroy of Water Transport. In addition, this play shows the ritual like open-and-close drama of the palace, and the text provides us the meaning southern touring and birthday celebration both.
緒論…………………………………………………………….1
一、緣起與問題…………………………………………………………1
二、學術回顧……………………………………………………………2
三、祖師爺朱希祖…………….………………………………………...3
四、爛熟的掌故筆記………………………………................................8
五、宮廷的皇家劇團與宴樂部門………………………………..........12
六、南府與景山的分立………………………………..........................17


上編

「第一單元:從燕樂俗曲的流變與樂制差異
探討承應戲的生存位置」
前言…………………………………………………………...25
壹、明代的燕饗九奏與隊舞「劇本」……………………...35
一、《大明會典》的進盞儀制………………………………………..35
二、隊舞之戲…………………………………………………………..39

貳、太平樂事:康熙帝制定禮樂……………………….......45
一、「茶、果、酒、饌」……………………………………………..48
二、酪茶與慶隆舞的前身……………………………………………..51
三、在蒙養齋的方苞以及《律呂正義》之編纂……………………..53

參、恕園主人:雍正帝的樂制改變與承繼……………...…57
一、行家恕園…………………………………………………………..58
二、子承父制?——和聲署與滿蒙音樂的拔高……………………..60
三、演劇進宴翰林的典故事…………………………………………..64

肆、樂部:乾隆帝的貢獻…………………………………...68
一、樂部成軍…………………………………………………………71二、華夷變態下混融的樂之拓樸(topology)………………………74
三、婚禮上戲曲入典制………………………………………..………78
四、喜宴的女性群像「我們戶」(womanhood)…………………..81
五、于鶴泉先生宮廷宴饗樂章的新發現……………………………..86
六、樂部與太常道士…………………………………………………..88

結語:幾暇格物……………………………………………...91


「第二單元:盛清宮廷內外萬壽筵宴演劇之研究」

前言…………………………………………………………...94
壹、千叟宴上唱曲詞……………………………………….101
一、養老千叟燕的發展………………………………………………101
二、《會典》「歌曲詞」實是唱戲…………………………………103
三、預宴使者賦詩之記錄……………………………………………106
四、千叟大酺樂不同…………………………………………………111

貳、觀酺…………………………………………………….112
一、唐宋時期的觀酺傳統……………………………………………116
二、康熙「大酺樂」的誕生…………………………………………120
三、乾隆帝慰勞性質的辦桌流水席…………………………………123

參、萬壽圖的記與說……………………………………….128
一、李紱與康熙《萬壽盛典初集》〈圖記〉中的演劇……………131
二、乾隆《八旬萬壽盛典》〈圖說〉中的演劇……………………138
三、崇慶皇太后《萬壽圖》觀察札記………………………………146

肆、內廷萬壽演劇研究…………………………………….150
一、《九九大慶》儀式戲劇…………………………………………154
二、朝鮮使者徐浩修記載的儀注與觀劇經過………………………162
三、三種行程裡視角各異的萬壽演劇之呈現………………………167

餘論:兩章對秋月,一字偕華星 …………………………180


下編

「第一單元:承應戲劇作家與作品介紹」


前言……………………………………………………………..……..185
一、書面進呈:張潮《筆歌》及收錄於《鳳池集》的《凱旋曲》……………………………………………………………………186
二、西湖上的宣化與對話:擊壤民《萬壽圖》……………………191
三、月令與起鑾:曹寅《太平樂事》創發於陳鐸同劇名之「過錦戲」……………………………………………………………………196
四、借劇傳天語:裘璉《萬壽無疆昇平樂府》……………………202
五、奉獻精神:厲鶚《浙江迎鑾新曲》之《百靈效瑞》…………209
六、連綴型態:新發現之揚州迎鑾戲「四齣連」…………………215
七、宗教采風錄:王文治《浙江迎鑾詞》的創意和選擇…………219

「第二單元:承應戲創作的延伸研究」

壹、洪昇《長生殿》的創作意識與王府媒介
——兼論徐麟《慶千秋壽劇》的發現……………….239
一、《長生殿》之禍新論……………………………………………239
二、洪昇創作的帝王意識與終極讀者………………………………242
三、王府與宮廷的演劇交流——兼論徐麟《慶千秋壽劇》的發現….…………………………………………………………………...249
四、小結:心中的帝王………………………………………………254

貳、周壎《廣陵勝蹟》與清宮戲曲
——從戲仿《牡丹亭・冥判》的〈花瑞〉談起…….257
前言……………………………………………………………………257
一、戲仿《牡丹亭・冥判》的〈花瑞〉……………………………258
二、南巡創作背景考…………………………………………………261
三、檢測《廣陵勝蹟》為清宮南巡承應戲曲………………………264

結論………………………………………………………….267

徵引書目…………………………………………………….270
一、古籍文獻


〔晉〕葛洪撰,胡守為校釋:《神仙傳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南朝宋〕劉義慶撰,王根林校點:《幽明錄》,上海:上海古籍,2012年。
〔唐〕釋道世編撰:《法苑珠林》,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88年。
〔唐〕武曌:《樂書要錄》, 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
〔宋〕李昉等編:《校補本太平廣記》,京都:中文,1972年。
〔宋〕洪邁: 《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1996年。
〔元〕余載:《韶舞九成樂補》,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1983年。
〔元〕張雨:《玄品錄》,收入嚴一萍編:《道教研究資料》,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元〕脫脫等撰: 《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
〔明〕朱載堉:《樂律全書》,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1983年。
〔明〕姜南撰,〔清〕吳陳琰增補:《通玄觀志》,收入張智、張健主編:《中國道觀志叢刊續編》,揚州:廣陵書社,2004年。
〔明〕徐復祚原撰,〔清〕王奕清改訂:《霄光劍總綱》,收入黃仕忠等編:《日本所藏稀見中國戲曲文獻叢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6年。
〔明〕張岱撰,程維榮校注:《西湖夢尋》,上海:上海古籍,2001年。
〔明〕董其昌著,印曉鋒點校: 《畫禪室隨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2年。
〔明〕劉若愚:《酌中志》,收入嚴一萍選輯:《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1967年。
〔清〕王文治著,劉奕點校: 《夢樓詩文集》,北京:人民文學,2014年。
〔清〕王楷堂點定: 《霓裳續譜》,卷首,[乾隆十六年新鐫版〕。
〔清〕王際華:《王文莊日記》,收入《歷代日記叢鈔》,北京:學苑,2006年。
〔清〕毛奇齡:《聖諭樂本解說》,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1983年 。
〔清〕毛奇齡: 《西河合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2010年。
〔清〕毛奇齡: 《竟山樂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1983年。
〔清〕方苞: 《方望溪全集》,臺北:河洛圖書,1976年。
〔清〕方苞: 《方望溪遺集》,合肥:黃山書舍,1990年。
〔清〕王掞、王原祈等編:《萬壽盛典初集》,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1983年。
〔清〕允祿、張照等:《律呂正義後編》,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1983年。
〔清〕田雯: 《古歡堂詩集》,收於《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2010年。
〔清〕呂士雄等編:《新定南詞定律》, 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
〔清〕李斗撰,汪北平、涂雨公點校:《揚州畫舫錄》,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李紱:《穆堂初藁》,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
〔清〕李紱: 《穆堂別稿》, 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 。
〔清〕吳綺:《亭臯詩集》,《林蕙堂全集》,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阿桂等編:《八旬萬壽盛典》,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1983年。
〔清〕周壎:《廣陵勝蹟》,收入王文章主編:《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北京:學苑,2010年 。
〔清〕姚廷遴:《歷年記》,收入《清代日記匯抄》,上海:上海人民,1982年。
〔清〕洪亮吉撰,劉德權點校:《卷施閣文甲集補編》,《洪亮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清〕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長生殿》,北京:人民文學,1983年。
〔清〕紀昀等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石家莊:河北人民,2000年 。
〔清〕昭槤,何英芳點校:《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清〕俞樾:《茶香室叢鈔》,收入《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1973年 。
〔清〕俞樾:《茶香室續鈔》,收入《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1973年。
〔清〕俞樾:《茶香室三鈔》,收入《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1973年。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清〕徐珂:《清稗類鈔》,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徐麟:《慶千秋壽劇》,收於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 :《中國古代雜劇文獻輯錄》 ,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6 年。
〔清〕袁枚著,顧學頡校點:《隨園詩話》,北京:人民文學,1960年。
〔清〕孫郁:《天寶曲史》,收入《全明傳奇續編》,臺北:天一,1996年。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中壢:聖環圖書,1994年。
〔清〕陳世倌:〈《清漣文鈔》序〉,〔清〕于振:《清漣文鈔》,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2010年。
〔清〕陳廷敬:〈瀛臺迎薰亭紀恩〉,〔清〕張廷玉、梁詩正等編:《皇清文穎》,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1983年。
〔清〕陳廷敬:《午亭文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1983年。
〔清〕陳廷敬著,張健偉點校:《午亭文編》,收入《陳廷敬集》,太原:三晉,2015年。
〔清〕陳康祺撰,褚家偉、張文玲點校:《郎潛紀聞四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郭棻:《學源堂詩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2010年。
〔清〕彭元瑞:《萬壽衢歌樂章》,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2000年。
〔清〕彭定求:《南畇老人自訂年譜》,收入《清初名儒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2006年。
〔清〕彭定求著,黃阿明點校:《彭定求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2016年。
〔清〕鄂爾泰、張廷玉等:《詞林典故》,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1983年。
〔清〕董含:《蓴鄉贅筆》,收入《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清〕愛新覺羅・玄曄:《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1983年。
〔清〕愛新覺羅.玄燁:《清聖祖御製詩二集》,收入故宮博物院編:《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2000年。
〔清〕愛新覺羅.玄燁著,李迪譯注:《康熙幾暇格物編譯注》,上海:上海古籍,2007年。
〔清〕愛新覺羅・弘曆:《清高宗御制詩文全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年。
〔清〕愛新覺羅・弘曆:《御製詩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台灣商務,1987年。
〔清〕愛新覺羅・永璇:《古訓堂詩》,美國國會圖書館藏稿本。
〔清〕愛新覺羅・胤禛: 《世宗憲皇帝御製文集》,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1983年。
〔清〕趙翼著,李解民點校:《簷曝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蔣士銓著,邵海清校,李夢生箋: 《忠雅堂詩集》, 上海:上海古籍,1993年。
〔清〕談遷著,汪北平校點:《北遊錄》,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清〕錢林輯,王藻編:《文獻徵存錄》, 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臺北:文海,1986年。
〔清〕魏荔彤: 《懷舫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清〕劉廷璣撰、吳法源校點:《在園雜誌》,收入《清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2007年。
〔清〕顧陳垿:《顧賓陽先生文集》,收於《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2010年。
《大明會典》,禮部儀制清吏司,卷72,頁1151a-1152b。
《大清會典》〔康熙版〕,禮部36,卷75,頁3a-4b。
《大清會典》〔雍正版〕,禮部51,卷107,頁5b-8a。
《欽定大清會典》[嘉慶版〕, 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新北:文海,1992年。
《欽定大清會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1983年。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1983年。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新北:文海,1992年。
《欽定宮中現行則例》, 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臺北:文海,1974年。
《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卷241,頁2a-b。
《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140,頁7880(17b)。
大連市圖書館文獻研究室等編:《清代內閣大庫散佚滿文檔案選編》,天津:天津古籍,1992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康熙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代起居注冊康熙朝》,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帝起居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2年。
禮部輯:《禮部慶典成案》,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輯》,臺北:文海,1979年。
內務府輯:《內務府慶典成案》,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輯》,臺北:文海,1979年。
中研院史語所內閣大庫檔,登錄號:091214-001。
中研院史語所內閣大庫檔,登錄號:099886-001。
中研院史語所內閣大庫檔,登錄號:107157-00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6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北京:檔案,1984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南京:江蘇古籍,1991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承德市文物局合編: 《清宮熱河檔案》,北京:中國檔案,2003年 。
中國國家圖書館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宮昇平署檔案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周明泰:《清昇平署存檔示例漫鈔》,排印幾禮居叢書本,1933年。
《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社,1991年 。
岳仁譯注:《宣和畫譜》,長沙:湖南美術,1999年。
《綏中吳氏藏抄本稿本戲曲叢刊》,北京:學苑,2004年。
路工編選:《清代北京竹枝詞(十三種)》,北京:北京古籍,1982年。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2000年。
北京大學圖書館編:《北京大學圖書館藏程硯秋玉霜簃戲曲珍本叢刊》,北京:國家圖書館,2014年。
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文獻館編:《昇平署月令承應戲》,北京: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1936年。
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鄭州:中州古籍社,1989年。
故宮文獻館輯:《文獻叢編》,臺北:臺聯國風,1964年。
《傅惜華藏古典戲曲叢刊》,北京:學苑,2010年。
國立國樂院傳統藝術振興會編:《樂學軌範》,收入《韓國音樂學資料叢書》, 漢城:銀河,1989年 。
黃寬重等主編:《俗文學叢刊》,臺北:新文豐,2001年。
唐復禮:《十門辯惑論》, 收入此土著述:《乾隆大藏經》,臺北:世樺國際,2003年。
黃仕忠主編:《清車王府藏戲曲全編》,廣州:廣東人民,2013年。
〔韓〕朴世堂:《西溪燕錄》,收入林基中編:《燕行錄全集》,首爾:東國大學校,2001年。
〔韓〕朴趾源: 《熱河日記》,收入林基中編:《燕行錄全集》,首爾:東國大學校,2001年。
〔韓〕柳得恭: 《灤陽錄》, 收入《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1989年。
〔韓〕徐浩修:《熱河日記》,收入林基中編:《燕行錄全集》,首爾:東國大學校,2001年。
〔韓〕姜世晃:《豹菴燕京編》,收入林基中編:《燕行錄續集》,首爾:尚書院,2008年。
〔越〕阮偍:《華程消遣集》, 收入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漢喃研究院合編:《越南漢文燕行文獻集成》,上海:復旦大學,2010年。
〔越〕潘輝益: 《星槎紀行》, 收入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漢喃研究院合編:《越南漢文燕行文獻集成》,上海:復旦大學,2010年。
〔法〕錢德明:〈錢德明神父致阿拉爾神父的信〉,收入〔法〕杜赫德編,耿昇譯:《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 鄭州:大象,2005年。
〔英〕馬戞爾尼著、劉半農譯:《乾隆英使覲見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3年。
〔英〕喬治・斯當東(George Staunton)著,錢麗譯:《英使謁見乾隆紀實》,北京:電子工業,2016年。


二、近代論著

么書儀:《程長庚・譚鑫培・梅蘭芳——清代至民初京師戲曲的輝煌》,北京:北京大學,2009年。
王小恒:〈厲鶚入京考-兼論其心態嬗變〉,《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1期,2007年7月,頁23-26。
王芷章編:《清昇平署志略》,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王定勇:〈張潮在揚州的刻書事業〉,《揚州文化研究論叢》,2015年第2期,頁113-121。
王永健:《洪昇和長生殿》,上海:上海古籍,1982年。
王秋桂:〈元宵節補考〉,《民俗曲藝》,第65期,1990年5月,頁5-33頁。
王玫罡:《乾隆藝苑攬勝》,哈爾濱:北方文藝,1992年。
王政堯:《清代戲劇文化史論》,北京:北京大學,2005年。
王政堯:《清代戲劇文化考辨》,北京:北京燕山,2014年。
王春曉:〈乾隆時期內廷慶典承應戲的演出場合與體制〉,《北京教育學院學報》,第31卷第1期,2017年2月,頁81-87。
王國維:《王國維遺書》,上海:上海書店,1983年。
左漢林:〈唐代的大酺與詩歌〉,《文史知識》,3013年1期,頁43-48。
丘慧瑩:《乾隆時期戲曲活動研究》,臺北:文津,2000年。
江巨榮: 《劇史考論》 ,上海:復旦大學,2008年。
江巨榮:《明清戲曲:劇目、文本與演出研究》,上海:上海古籍,2014年。
朱天舒:〈生死輪圖像的水車起源及其在大乘佛教裏的演變〉,《法鼓佛學學報》,2008年第3期,頁195-231。
朱希祖:〈整理昇平署檔案記〉,《燕京學報》,1931年10期,頁2083-2122。
朱希祖:《中國文學史要略》,收入陳平原輯:《早期北大文學史講義三種》,北京:北京大學,2005年。
朱希祖:《朱希祖日記》,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
朱希祖:《朱希祖書信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朱則杰:〈清代千叟宴與千叟宴詩考論〉,收入杜桂萍主編:《明清文學與文獻》,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2年。
朱家溍: 《故宮退食錄》,北京:紫禁城,2010年。
朱家溍、丁汝芹:《清代內廷演劇始末考》,北京:中國書店,2007年。
朱曙輝:〈厲鶚前後期詩風轉變及其原因淺探〉,《德州學院學報》,第25卷第3期,2009年6月,頁31-35。
余少華:〈康熙皇帝對黃鐘律的理解及其對清代宮廷音樂的影響〉,《復興劇藝學刊》,第23期,1998年4月,頁1-20。
余少華:〈蒙古樂與滿洲舞在清代的文化功能〉,《滿學研究》,北京:民族,2000年。
余少華:〈中國音樂的邊緣 少數民族音樂〉,收入彭麗君編:《邊城對話:香港・中國・邊緣・邊界》,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3年。
吳正格編著:《滿族食俗與清宮御檔》,瀋陽:遼寧科學技術,1988年。
吳書蔭:〈北京大學圖書館藏程硯秋玉霜簃戲曲珍本叢刊序〉,《北京大學圖書館藏程硯秋玉霜簃戲曲珍本叢刊》,北京:國家圖書館,2014年。
沈冬:《唐代樂舞新論》,北京:北京大學,2004年。
吳秋慧:《唐代宴飲詩研究》,收入龔鵬程主編:《古典詩歌研究叢刊》,臺北:花木蘭,2016年。
何冠彪:〈昇平嘉宴——清朝內廷首次賜宴漢官始末〉,《故宮學術季刊》,卷16,1999年第3期,頁113-139。
李孝悌: 《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臺北:聯經,2008年。
李宜樺:《清代越南燕行使節的北京書寫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7年11月。
李家瑞著,王秋桂編:《李家瑞先生通俗文學論文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年。
李建民:《中國古代遊藝史——樂舞百戲與社會生活之研究》,臺北:東大,1993年。
李勝利、王漢民:〈清周壎劇作考〉,《藝術百家》,2012年第1期(總124),頁116-118。
李舜華:《禮樂與明前中期演劇》,上海:上海古籍,2006年。
李靜:《明清堂會演劇史》 ,上海:上海古籍,2011年。
李豐楙:〈嚴肅與遊戲:道教三元齋與唐代節俗〉,收入鍾彩鈞主編:《傳承與創新——中研院文哲所十週年記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
李豐楙:〈神話與謫凡:元代度脫劇的主題及其時代意義〉,收入李豐楙主編:《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學組——文學、文化與事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李豐楙:〈許遜的顯化與聖蹟—一個非常化祖師形象的歷史刻畫〉,收入李豐楙、廖肇亨主編:《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頁367-441。
李豐楙:《慶典禮俗》,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10年。
李寶臣:《禮不遠人:走近明清京師禮制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沈惠如:《尤侗《西堂樂府》研究》,收入潘美月、杜潔祥主編:《古典文獻研究輯刊》(新北:花木蘭文化,2007年),五編,第23冊。
汪超宏:《吳綺年譜》,杭州:浙江大學,2011年。
余慧君:〈遵律度於無疆:《皇朝禮器圖式》樂器卷研究〉,《故宮學術季刊》,2020年3期,頁95-134。
周艾久、侯美蓮編著:《中國壽文化圖畫》,北京:學苑,2001年 。
周明泰:《清昇平署存檔事例漫鈔》,北京:幾禮居戲曲叢書排印,1933年 。
林士炫:《清代蒙古與滿洲政治文化》,臺北:政大歷史系,2009年)。
林存陽:《三禮館:清代學術與政治互動的鏈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8年。
林恆立:《辦桌:一個社會文化的觀察》,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林姝:〈崇慶皇太后的萬壽慶典圖〉,《紫禁城》,2015年10期,頁44-55。
林湘釔:《臺灣的辦桌文化》,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6月。
林鶴宜:〈論明清傳奇敘事的程式性〉,收入華瑋、王璦玲主編:《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8年。後收入徐朔方、孫秋克編:《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文存:南戲與傳奇研究》,武漢:湖北教育,2004年。
金俐伶:《《萬壽慶典初集》與康熙盛世》,淡江大學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1月。
俞冰:《齊如山百舍齋善本知見錄》,北京:國家圖書館,2017年。
俞為民:〈《長生殿》與《梧桐雨》主題的異同〉,收入謝柏梁、高福民主編:《千古情緣:長生殿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2006年,頁238-260。
紅豆:〈曹寅撰《太平樂事》〉,《紅樓夢研究集刊》,輯1,上海:上海古籍,1979年,頁432。
侯汶尚:《西山朝北使詩文研究——以四部燕行錄為考察中心》,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4月。
洪芷庭:《聖不自聖——以千叟宴與《萬壽盛典初集》論康熙聖王形象塑造》,臺灣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7月。
馬麗梅:《宋詞與宴飲》,收入龔鵬程主編:《古典詩歌研究叢刊》,臺北:花木蘭,2016年。
范麗敏:《清代北京戲曲演出研究》,北京:人民文學,2007年。
郝小雯:〈唐代大酺再探〉,《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總205期,2012年2期,頁21-26。
恭王府管理中心編:《清代王府及王府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文化藝術,2006年。
容世誠:《戲曲人類學初探儀式、劇場與社群》,臺北:麥田,1997年。
孫洪軍、高廷愛:〈論清代前期的「千叟宴」〉,《長春師範大學學報》,第37卷第1期,2018年1月,頁60-64。
孫衛國:《從「尊明」到「奉清」:朝鮮王朝對清意識的嬗變(1627-1910)》,臺北:臺灣大學,2018年。
殷偉、殷斐然編著:《中國壽文化》,昆明:雲南人民,2005年。
殷偉、殷斐然編著:《圖說壽文化》,北京:清華大學,2013年。
翁敏華: 《古劇民俗論》,上海:上海古籍,2012年。
唐權:〈“倭語”之戲:曹寅《日本燈詞》研究〉,《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2期,頁52-65。
陳正宏:〈越南燕行使者的清宮游歷與戲曲觀賞〉,收入〔日〕磯部彰編:《清朝宮廷演劇文化の世界》(東京 : 東北大学東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2012年),頁65-72。
陳汝潔: 《趙執信研究叢稿》,北京:中國戲劇,2009年。
陳汝潔:〈訥齋抄本《秋谷詩集》所存趙執信未刊詩〉,《齊魯文化研究》,2012年第12輯,頁225-235。
陳芳妹:〈蔣元樞與臺灣府學的進口禮樂器〉,《故宮學術季刊》,2013年3期,頁123-184。
陳雯:〈論唐代大酺中的社會動員意義〉,收入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西安:三秦,2009年),頁139-146。
陳葆真:《圖畫如歷史》,臺北:石頭,2015年。
陳萬鼐:《清史樂志之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8年。
馮佐哲:〈從《日本燈詞》看清初的中日文化交流〉,《日本的中國移民》,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
馮佐哲:〈曹寅與日本〉,《中國史研究》,1990年第3期,頁153-157。
曹官力:《休閒與事業:清末民初的京劇票界(1871-1929)》,國立台灣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6月。
曹官力:〈政治獻戲:清康熙時文人創作的三部宮廷承應戲〉,宣讀於中國廣州中山大學主辦之「第二屆全國中文學科博士生學術論壇」。(發表時間:2013年8月22日,地點:廣州中山大學中文堂戲曲民俗分會場)。
曹官力:〈《牡丹亭‧勸農》在清代宮廷的演出〉,《四川戲劇》,2014年第5期(總165期),頁15-23+27。
曹官力:《長生殿》的創作意識與王府媒介——兼論徐麟《慶千秋壽劇》的發現〉,宣讀於中央研究院主辦之「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時間:2015年12月10日,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三樓會議室)
梁帥:〈朱希祖未刊稿本《續曲錄》編纂始末——附《續曲錄》整理本〉,《文化遺產》,2018年5期,頁52-64。
張淨秋:《清代西遊記考論》,北京:知識產權,2012年。
張曉蘭:《清代經學與戲曲——以清代經學家的戲曲活動和思想為中心》,上海:上海世紀,2014年。
張繼光:《霓裳續譜研究》,臺北:文津,1989年。
張濤:《乾隆三禮館史論》,上海:上海人民,2015年。
陸萼庭:《清代戲曲家叢考》,上海:學林,1995年。
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修訂本)》,上海:上海世紀,2006年。
康樂:〈轉輪王觀念與中國中古的佛教政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6年第67本第1分,頁109-143。
程芸:《元明清戲曲考論》,中國社會科學,北京:2013年。
曾永義:《洪昇及其長生殿》,臺北:國家,2009年。
曾品滄:〈辦桌——清代台灣的宴會與漢人社會〉,《新史學》,21卷4期,2012年12月,頁1-55。
黃建軍:《康熙與清初文壇》,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游路湘:《洪昇及其詩歌研究》,杭州:浙江大學,2014年。
傅惜華:《清代雜劇全目》,北京:人民文學,1981年。
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彙編》,南京:鳳凰,2001年。
葛兆光:《想像的異域:讀李朝朝鮮漢文燕行文獻札記》,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萬依、黃海濤:《清代宮廷音樂》,北京:紫禁城,1985年。
葉泉宏:《朝鮮王朝大使行之研究》,新北:上大聯合,2014年。
葉曉青著,夏曉虹編:《西學輸入近代城市》,北京:北京大學,2012年。
楊承祖:《元結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楊連啟:《清萬壽慶典戲曲檔案考》,北京:中國戲劇,2013年。
楊連啟:《清代宮廷演劇史》,北京:文化藝術,2017年。
楊海山:《京郊清代墓碑》,北京:學苑,2014年。
趙榮光:《滿漢全席源流考述》,北京:崑崙,2003年。
廖蔚卿:《中古樂舞研究》,臺北:里仁,2006年。
臺靜農:《靜農論文集》,臺北:聯經,1989年。
熊靜:《清代內府曲本研究》,上海:上海人民,2018年。
廣州中山大學中文系編:《長生殿討論集》,北京:文化藝術,1989年。
鄧長風:《明清戲曲家考略全編》,上海:上海古籍:2009年。
蔡欣欣:〈歲時長生/忉利情永——清傳奇《長生殿》「死與再生」的節令意涵〉,收入王秋桂主編:《紀念俞大綱先生百歲誕辰戲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北藝術大學,2009年,頁640-674。
劉人鵬:〈章太炎的「神經病」:作為生存位置與革命知識情感動能〉,《文化研究》,2013年16期,頁81-124。
劉枚:〈洪昇詩詞七首輯佚〉,《文獻》,2006年第3期,頁84。
劉苑如:〈周穆王欲肆其心?——《穆天子傳》中的巡遊書寫與其事類隱喻〉,《成大中文學報》,第38期,2012年9月,頁1-40。
劉桂林:〈千叟宴〉,《故宮博物院院刊》,第2期,1981年4月,頁49-55。
劉桂騰:《滿族薩滿樂器研究》,瀋陽:遼寧民族,1999年。
劉家駒:〈千叟宴與多寶格——乾隆皇帝這個人〉,《故宮文物月刊》,1卷4期,1983年7月,頁4-11。
劉崇德:《敝帚集》,保定:河北大學,2001年 。
劉澄清:〈本學門所藏清昇平署劇本目錄〉,《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周刊》,1925年11期,頁262-263;1926年13期,頁23;1926年18期,頁22-23;1926年19期,頁159-160;1926年20期,頁181-183。
劉澄清:〈清代昇平署戲劇十二種校刊記〉,《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周刊》,1927年7+8期,頁869-876。
劉輝:《小說戲曲論集》,臺北:貫雅,1992年。
劉錚雲:〈舊檔案、新材料——中研院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現況〉,《新史學》,1998年3期,頁135-162。
鄭志良: 《明清戲曲文學與文獻探考》,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蔣國江、溫冬妮:〈清代戲曲家周壎生平及創作考論〉,《影劇新作》,2014年第2期,頁71-75。
蔡毅編著:《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滕德永:〈清代帝后萬壽點景述論〉,《故宮學刊》,2013年1期,頁164-182。
滕德永:〈康熙六旬萬壽與南巡的關係——以康熙六旬萬壽點景為中心〉,《滿族研究》,總123期,2016年2期,頁74-80。
滕德永:〈崇慶皇太后的萬壽點景〉,《滿族研究》,總133期,2018年4期,頁68-72+80。
滕德永:〈嘉慶皇帝六旬萬壽點景:讀《萬壽慶典彙總畫樣》〉,《紫禁城》,2015年10期,頁64-71。
錢劍夫:〈大酺考〉,《中華文史論叢》,總32輯,1984年4期,頁59-67。
錢葉春:〈《長生殿》主旨美人寄託與戲劇主旨——論《長生殿》的政治理想與文學的繼承和創新〉,《戲劇文學》2010年第4期(總323期),頁42-46。
錢葉春:〈《長生殿》人物形象的主體性色彩——再論“美人寄託與戲劇主旨” 〉,《戲劇文學》2010年第7期(總326期),頁16-20。
賴惠敏:〈崇慶皇太后的萬壽盛典〉,《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總28期,2016年12月,頁1-52。
賴毓芝:〈「圖」與禮︰《皇朝禮器圖式》的成立及其影響〉,《故宮學術季刊》2020年2期,頁1-56。
戴雲:〈《康熙萬壽雜劇》散論〉,收入黃仕忠編:《戲曲與俗文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6年。
薛若鄰:《尤侗論稿》,北京:中國戲劇,1989年。
羅明輝:〈清代宮廷燕樂研究〉,《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4年,期1,頁58-59。
羅明輝:〈清代宮廷音樂的政治文化作用〉,《滿學研究》,北京:民族,2000年 。
羅燕:《清代宮廷承應戲及其形態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顧平旦:〈曹寅《太平樂事》雜劇初探〉,《紅樓夢研究集刊》,輯4,頁287-292。
〈研究所國學門重要紀事〉,《國立北京大學國學季刊》,1923年1期,頁199。
〔日〕大木康:《馮夢龍《山歌》研究》,上海:復旦大學,2017年。
〔日〕小塚由博著,顧春譯:〈清初江南文人的交流——以張潮作品的編撰為線索〉,收入陸建德、趙京華編:《東西方交匯中的中日文學與思想——共同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6年 。
〔日〕田仲一成撰,布和譯:《中國祭祀戲劇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08年。
〔日〕磯部祐子:〈略論節戲中的月令承應戲〉,《中國文學》,2013年第1期,頁184-203。
〔日〕磯部彰:〈朝鮮燕行使節所見的清朝宮廷大戲——以乾隆時期《昇平寶筏》為中心〉,《文學遺產》,2019年第1期,頁161-168。
〔日〕櫻木陽子:〈康熙萬壽盛典戲臺圖考釋〉,《中華戲曲》,輯40,2009年12月,頁105-125。
〔韓〕吳秀卿:〈曲破的兩個重要資料及其在南戲中的運用〉,《海內外中國戲劇史家自選集:吳秀卿卷》,鄭州:大象,2018年。
〔美〕蔡九迪(Judith T. Zeitlin)撰,顏彥譯:〈洪昇《長生殿》的音樂與表演〉,《勵耘學刊(文學卷)》,2009年第2期,頁176-195。
〔英〕盧卡斯・博亞(Lucian Boia)著,徐有鎔、陳焱譯:《長生不老:長壽文化史》,廣州:花城,2007年。
〔義〕馬國賢著,李天綱譯:《清廷十三年:馬國賢在華回憶錄》,上海:上海古籍,2013年。
〔日〕中見立夫:〈北京への途—外藩モンゴル王侯による「年班」と清朝宮廷文化の受容—〉,收於〔日〕磯部彰編:《清朝宮廷演劇文化の研究》,東京:勉誠,2014年。
〔日〕竹村則行:《楊貴妃文學史研究》,東京:研文,2003年。
〔日〕村上正和:《清代中国における演劇と社会》,東京:山川,2014年。
〔日〕熊遠報:〈8世紀における北京の都市景観と住民の生活世界 : 康熙六旬『万寿盛典図』を中心に〉,《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總164集,2013年12月,頁99-164。
Pratt, Keith. 1993.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Qing Court Music. CHIME, no.7, pp.90-103.
Yuhang Li. Oneself as a Female Deity: Representations of Cixi Posing as Guanyin. Nannü: Men, Women, and Gender in China, Vol.14 (2012), issue 1, pp. 75-118.
Matteo Ripa. Memoirs of Father Ripa : during thirteen years’ residence at the court of Peking in the service of the emperor of China. 1995 Reprint. Originally published: London : J. Murray, 1844.
Matteo Ripa. Storia della fondazione della congregazione e del Collegio de' cinesi. Napoli : Institute Universitario Orientale. 1983. Vol.2. CapoXXI.
Robbins, Helen Henrietta Macartney. Our first Ambassador to China: an account of the life of George, Earl of Macartney, with extracts from his letters, and the narrative of his experiences in China, as told by himself, 1737-1806. Orginally published: London : J. Murray, 1908. 2004 Reprint.
「土默熱紅學」,網址:http://blog.tianya.cn/post-1943908-16460563-1.shtml 。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