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3.133.23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林餘佐
作者(外文):Lin, Yu-Tso
論文名稱(中文):現代哀悼詩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n Modern Mourning Poems
指導教授(中文):蔡英俊
劉正忠
指導教授(外文):Tsai, Ying-Chun
Liu, Chen-Chung
口試委員(中文):鄭毓瑜
洪淑苓
陳義芝
口試委員(外文):ZHENG, YU-YU
HONG, SHU-LING
CHEN, YI-ZHI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100041803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7
中文關鍵詞:現代詩哀悼抒情發話姿態
外文關鍵詞:Modern poemsMourningLyricismSpeech gesture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88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0
  • 收藏收藏:0
摘要
本文以「現代哀悼詩」為研究主題。哀悼是人類都會發生情緒,也是中國古典文學中一個重要的詩歌題材,但相較於古典文學中對於哀悼書寫的研究,現代哀悼詩的研究卻十分匱乏。本文以人倫關係作為出發點,蒐羅了若干哀悼詩作,並以哀悼的對象加以分類,劃分為悼父、悼母、悼妻、悼友這四類作品,在透過詳細的文本分析,試圖將哀悼詩的特色與內涵作出描述。

本文在討論哀悼對象的不同之後,也進一步分析,哀悼詩中的發話姿態。就哀悼詩中受話人與發話人的關係,分為:朗讀、傾訴、呢喃三種發話姿態,試圖在內容的分析之外,探討詩人在哀悼書寫時的聲腔拿捏。


Research on Modern Mourning Poems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Modern Mourning Poems". Mourn are emotions that occur in humans,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theme of poetry in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But compared to the study of mourning writing in classical literature, the research of modern mourning poems is very lacking. This article takes human relations as the starting point,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of works: mourning father, mourning mother, mourning wife, mourning friend, try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otation of mourning poems.


One-step analysis of this article, the gesture of speech in mourning poems,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speech gestures: reading aloud, talking, and muttering, And analyze and discuss these details.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思考路徑……………………………………………………………………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10
第四節 研究對象……………………………………………………………………17

第二章 修撰血緣辭典:父與子……………………………………………………19
第一節 前言…………………………………………………………………………19
第二節 我們送他去多風的高地——送行…………………………………………23
第三節 有人被家門吐出:繼承……………………………………………………30
第四節 兒女原泡影也:喪子………………………………………………………41

第三章 母土上的居民:母與子……………………………………………………47
第一節 前言…………………………………………………………………………47
第二節 茱萸的孩子…………………………………………………………………52
第三節 永恆的鄉愁…………………………………………………………………55
第四節 母親與母土:哀悼…………………………………………………………61
第五節 離席:其他人的悼母詩……………………………………………………69

第四章 邱剛健與亡妻:一個特殊個案……………………………………………79
第一節 前言…………………………………………………………………………79
第二節 邱剛健與現代主義…………………………………………………………79
第三節 邱剛健早期的詩作…………………………………………………………86
第四節 「餘」作為哀悼書寫的姿態………………………………………………94
第五節 邱剛健的悼亡詩……………………………………………………………98
第六節 小結……………………………………………………………………… 115

第五章 戰友:現代戰爭詩中的哀悼書寫……………………………………… 117
第一節 前言……………………………………………………………………… 117
第二節 從戰地歸來……………………………………………………………… 121
第三節 墓堆與死者……………………………………………………………… 130
第四節 石室裡的哀悼…………………………………………………………… 136
第五節 小結——悼友與自悼…………………………………………………… 144

第六章 說話的方式:朗讀、傾訴、呢喃……………………………………… 147
第一節 前言……………………………………………………………………… 147
第二節 「朗讀」作為哀悼詩的發話姿態……………………………………… 147
第三節 「傾訴」作為哀悼詩的發話姿態……………………………………… 158
第四節 「呢喃」作為哀悼詩的發話姿態……………………………………… 166
第五節 小結……………………………………………………………………… 178

第七章 結論……………………………………………………………………… 179
第一節 硬幣的兩面:記憶與技藝……………………………………………… 179
第二節 「任何悼亡詩,都包含著一個自畫像的因素」……………………… 180
第三節 後事:現代哀悼詩的系譜……………………………………………… 182

參考文獻……………………………………………………………………………185
附錄:引用詩作……………………………………………………………………193


參考書目

一、引用文本

余光中:《余光中六十年詩選》(台北:印刻文學,2008)
余光中:《余光中集‧第一卷》(天津:百花文藝,2003)
余光中:《余光中集‧第二卷》(天津:百花文藝,2003)
余光中:《余光中集‧第三卷》(天津:百花文藝,2003)
余光中:《余光中詩選:1949-1981》(台北:洪範書局,1981)
余光中:《逍遙遊》(台北:九歌,2000)
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第四屆林榮三文學獎作品集》(台北:林榮三公益基金會,2009)
邱剛健:《亡妻,Z,和雜念》(台北:赤粒藝術經濟策展有限公司,2011)
阿流:《身體狀態》(台北:角立有限公司,2010)
侯吉諒主編:《洛夫「石室之死亡」及相關重要評論》(台北:漢光文化,1988)
洛夫:《洛夫詩歌全集I》(台北:普音文化,2009)
洛夫:《洛夫詩歌全集II》(台北:普音文化,2009)
洛夫:《洛夫詩歌全集III》(台北:普音文化,2009)
洛夫:《洛夫詩歌全集IV》(台北:普音文化,2009)
洛夫:《無岸之河》(台北:水牛圖書,1986)
凌性傑:《解釋學的春天》(高雄:松濤文社,2004)
唐捐:《無血的大戮》(台北:寶瓶文化,2002)
唐捐:《意氣草》(台北:詩之華出版社,1993)
唐捐:《暗中》(高雄:高市文化,1999)
夏宇:《備忘錄》(台北:夏宇出版,1984)
商禽:《商禽‧世紀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2000)。
商禽:《商禽詩全集》(台北:印刻文學,2009)
崔舜華:《你是我背上最明亮的廢墟》(台北:寶瓶出版社,2014)
張默編:《感月吟風多少事》(台北:爾雅,1982)
許悔之:《有鹿哀愁》(台北:大田出版社,2000)
郭品潔:《未果的差事》(台北:蜃樓,2017)
陳義芝:《邊界》(台北:九歌,1999)。
陳義芝編:《2004臺灣詩選》台北:二魚文化,2005)。
陳黎:《島嶼邊緣》(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
陳黎:《甜蜜書:陳黎詩選:(1974-1992)》(花蓮:花蓮文化中心,1992)
彭瑞金編:《陳千武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頁
焦桐編:《九十年詩選》(台北: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2002)
焦桐編:《九十年詩選》(台北:臺灣詩學季刊,2001)
楊牧、鄭樹森編:《現代中國詩選》(台北:洪範出版社,1989),
楊澤:《新詩十九首──時間筆記本》(新北市:印刻文學生活雜誌社,2016)
楊澤:《薔薇學派的誕生》(台北:洪範書店,1985)
零雨:《木冬永歌集》(台北:零雨出版,1999)
羅智成:《夢中書房》(台北:聯合文學,2002)
羅智成:《寶寶之書》(台北:聯合文學,2012)

二、專書

Brook Noel、Pamela D. Blair PhD著、馬勵譯:《我還沒有準備說再見:突然失去摯   
愛後,你可以這樣療癒自己》(台北:橡樹林文化,2015)
Coleridge’s Preliminary Treatise on Method , 1818 ,III , 21(ed. Alice D. snyder ,London , 1934 , PP.62-63)
Gaston Bachelard 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2003)。
J. William Worden著,李開敏等人譯:《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者手冊(第三版)》(台北:心理出版社,2012)。
Kenneth J. Doka著、許玉來譯:《與悲傷共渡——走出親人遽逝的喪慟》(台北:心理,2002)
Spender, Stephen. The Making of a Pome. New York : Norton,1962 , c.1995.
Tim Cresswell,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出版社,2006)。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王浩威選:《無意識大陸的發現者——佛洛伊德 作品選讀》(台北:誠品,1999),。
王德威:《抒情之現代性:「抒情傳統」論述與中國文學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14)。
王曉:《余光中:詩意盡在鄉愁中》(鄭州:大象出版社,2002),頁42
布雷克‧諾爾(Brook Noel)、帕蜜拉.D.布萊爾(Pamela D. Blair PhD)合著,馬勵譯:《我還沒準備好說再見》(台北:橡樹林,2012),頁47-81。
布蕾克.諾爾(Brook Noel)、帕蜜拉.D.布萊爾(Pamela D. Blair),馬勵譯:《我還沒準備說再見》(台北:橡樹林,2012)。
任繼愈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 [十] 綜合卷5》(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出版社,2000)。
宇文所安:《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台北:聯經,2006),
艾略特(T.S Eliot)著、杜國清譯:《艾略特文學評論集選》(台北,田園出版,1968)。
余光中等著:《如果遠方有戰爭》(台北:小知堂,2003)。
克莉斯蒂娃(Julia Kristeva)著,彭仁郁譯:《恐怖的力量》(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3)。
李癸雲:《結構與符號之間:臺灣當代女性詩作之意象研究》(台北:里仁書局,2008)。
李癸雲:《詩及其象徵》(台北:秀威經典,2016)。
沈延太、王長青:《消逝中的風情──京城胡同》(台北:龍圖騰文化,2011)。
彼得‧蓋伊(Peter Gay)著、梁永安譯:《現代主義》(新北市:立緒文化,2009)。 邱剛健:《亡妻,Z,和雜念》(台北:赤粒藝術經濟策展有限公司,2011)。
林淇漾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36‧商禽》(臺南:臺灣文學館,2013)。
林儀甄:《悲傷生者在哀悼過程中內在轉化之敘說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2013)
林燿德:《一九四九以後》(台北:爾雅,1986)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著,蔡佳怡、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臺北:立緒文化,2011年)
柯慶明:《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台北:臺大出版中心出版,2016)。
約瑟夫‧布羅茨基著、黃燦然譯:〈一首詩的註腳〉,《小於一》(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8)
胡台麗、許木柱、葉光輝主編:《情感、情緒與文化:台灣社會的文化心理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2)
胡曉真:《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馬翊航:《生產‧禁制‧遺緒:論台灣文學中的戰爭書寫(1949-2015)》(台北: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
高友工:《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文集》(北京:三聯書店,2008)
張旭:《悼亡詩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0)。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
張綺容:《死亡賦格:西洋經典悼亡詩選》(台北:漫遊者文化,2019)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臺北:聯經出版社,2015)
張默編:《感月吟風多少事》(台北:爾雅,1982)
許悔之:《有鹿哀愁》(台北:大田出版社,2000)。
郭品潔:《未果的差事》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出版社,1972)。
陳芳明主編:《余光中六十年詩選》(台北:印刻文學,2008)。
陳芳明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34余光中》(台北:臺灣文學館,2013)
陳政彥:《臺灣現代詩的現象批評:理論與實踐》(台北:萬卷樓,2011)。
陳義芝:《現代詩人結構》(台北:聯合文學,2010)
陳義芝主編:《2004臺灣詩選》(台北:二魚文化,2005)
陳義芝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瘂弦》(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
陳黎:〈戰爭交響曲〉,《島嶼邊緣》(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
陳黎:《甜蜜書:陳黎詩選(1974-1992)》(台北:花蓮文化中心,1992)
傅孟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傳》(臺北:天下遠見,1999)
彭榮邦:《牽亡——惦念世界的安置與撫慰》(花蓮: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焦桐主編:《九十年詩選》(台北:臺灣詩學季刊,2001)
焦桐編《九十年詩選》(台北: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2002)
黃文鉅:《記憶的技藝:以夏宇、零雨、鴻鴻為考察》(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台灣軍事治理與身體1895-2005》(台北:聯經出版社,2009)
黃金麟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考察》(台北:群學出版社,2010),頁25-26。
黃錦樹:《論嚐試文》(台北:麥田出版社,2016)。
黃麗明(Lisa Lai-Ming Wong)著、詹閔旭/施俊州譯、曾珍珍校譯:《搜尋的日光—楊牧的跨文化詩學》(台北:洪範書店,2015)。
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何佩樺譯:《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臺北:馬可孛羅文化,2010)
楊牧、鄭樹森編:《現代中國詩選》(台北:洪範出版社,1989)
楊牧:《一首詩的完成》(台北:洪範,1989)
葛紅兵:《身體政治:解讀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台北::新銳文創,2013)。
劉正忠:〈板蕩之際的現代抒情:試論鄭愁予早期的愛情詩〉收錄陳芳明主編:《文學東亞:歷史與藝術的對話》(台北:政大出版社,2015)
劉正忠:〈傾訴‧換位‧抽離——瘂弦的複合式抒情〉,收錄於《臺大中文學報》(第五十九期,2017年12月)
劉正忠:《軍旅詩人的異端性格——以五、六十年代的洛夫、商禽、瘂弦為主》( 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劉正忠:《現代漢詩的魔怪書寫》(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10),頁195-199。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95)。
蔡英俊:《語言與意義》(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鄭慧如:〈隱藏和揭露──論台灣新詩在文化認同中的世代屬性〉,《台灣詩學季刊》32期(2000.09)
蕭蕭編:《八十八年詩選》(台北:創世紀出版社,2000)
戴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著、莊安祺譯:《氣味、記憶與愛欲——艾克曼的大腦詩篇》(臺北:時報文化,2004)
簡政珍:《放逐詩學》(臺北:聯合文學,2003)
羅卡主編:《美與狂:邱剛健的戲劇.詩.電影》(香港:三聯書店,2014)。
羅蘭.巴特(Journal de deuil)著、劉俐譯:《哀悼日記》(台北:商周出版,2011)。
蘇其康主編:《結網與詩風——余光中先生七十壽慶論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

三、期刊論文

周明初:〈「悼亡」並非悼妻的專稱——讀明代六位女詩人的《悼亡》詩〉,《中國文化研究》冬之卷,2008,頁38-44。
林德曼(Lindeman):〈極度悲傷複合症狀〉,《死亡與垂死》(北京:光明日報,1990),頁 154-155。
洪雅琴:〈傳統喪葬儀式中的哀悼經驗分析:以往生到入殮為例〉刊載於《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第37期(2013年),頁55-88。
洪雅琴:〈傳統喪葬儀式中的哀悼經驗分析:以往生到入殮為例〉刊載於《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第37期(2013年),頁57
許綺玲:〈餘地、餘影、餘音──非地點、日常生活書寫,以及楓思瓦芃的《15021》與《停車場》〉刊載於《中外文學》第44卷‧第2期(2015年6月)
商禽:〈高個子美學——焚寄亡友梅新〉,收錄於《現代詩復刊號30‧31合刊》(30‧ 31期,1997年12月),頁161
向陽:〈黑暗沉落下來〉發表於《自由時報副刊》(1999.9.23)
伍軒宏:〈不死鬼:德希達的禮物〉刊載於《中外文學》第33卷‧第6期(2004年11月號)。
許敏桃、余得慧、李維輪著:〈哀悼傷逝的文化模式:由連結到療癒〉收錄於《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4期(2005 .12),頁49。
顏崑陽:〈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模式—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淡江中文學報》18﹙2008年6月﹚,頁279-302。
劉常興:〈悼亡詩中的情感因素〉,《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第20卷地2期,2010年6月。
洪雅琴:〈傳統喪葬儀式中的哀悼經驗分析:以往生到入殮為例〉收錄《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第37期(2013.03)
李佩怡:〈探討「夢見逝親」現象對喪慟的心理療癒〉收錄《安寧療護雜誌》19卷1期 (2014 .03 )
鄧秋蓉:〈生死交界:《慰安婦》中的鬼魅他者與哀悼倫理〉〉刊載於《中外文學》第43卷‧第4期(2014年12月),頁133-167。
洪敘銘:〈試探「烏暗沉落來」的韻律形式及其語言風格〉,收錄於《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29期(2017.04),頁91-128。
鐘美芳:〈台灣道教喪葬文化禮儀與悲傷治療之探討〉刊載於《台灣心理諮商季刊》第一卷‧第二期(2009),頁10-2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